腕或手全层皮肤烧伤Burn of wrist or hand, full thickness burn
更新时间:2025-05-27 23:47:34
关键词
索引词Burn of wrist or hand, full thickness burn、腕或手全层皮肤烧伤、腕和手三度烧伤、腕和手三度腐蚀伤
同义词Burn of wrist and hand, third degree
别名腕部全层皮肤烧伤、手部全层皮肤烧伤、腕或手三度腐蚀伤、腕或手深度烧伤
腕或手全层皮肤烧伤 (ND95.3) 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临床表现:受伤部位呈现苍白、焦黄或炭化状态,表面干燥无水疱。
- 感觉丧失:局部神经末梢受损,对针刺或轻触刺激无反应。
- 功能障碍:腕关节或手指活动范围受限,握力明显下降,无法完成精细动作。
-
支持条件(临床与流行病学依据):
- 烧伤史:明确的热力、化学、电击或辐射烧伤史。
- 全身反应:大面积烧伤时,可出现休克、脱水和电解质失衡。
- 伴随体征:伤口渗出物较少,创面干燥;周围组织水肿。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的所有三项即可确诊。
- 若仅有部分“必须条件”,需结合“支持条件”进行综合判断。
二、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
- X线检查:
- CT或MRI检查:
- 异常意义:评估深层组织损伤程度,如肌肉、血管和神经的受累情况。
- 超声检查:
-
实验室检查:
- 血液检查:
- 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感染风险增加。
- 电解质检查:可能出现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
- 创面培养:
-
其他检查:
- 创面活检:
- 异常意义:通过病理学检查确认烧伤深度和组织损伤程度。
- 心电图:
- 异常意义:监测心脏功能,尤其是大面积烧伤患者可能伴有心律失常。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血液检查:
- 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10,000/μL),提示感染风险增加。
- 电解质检查:
- 低钠血症(血钠<135 mmol/L):提示电解质失衡。
- 低钾血症(血钾<3.5 mmol/L):提示电解质失衡。
-
创面培养:
- 阳性结果:确定存在细菌感染,指导抗生素选择。
- 阴性结果:排除感染,但需注意假阴性的可能。
-
创面活检:
- 病理学检查:确认烧伤深度为全层(表皮、真皮、皮下组织),有时涉及肌肉和骨骼。
-
影像学检查:
- X线检查:发现骨折、骨髓炎或异物残留。
- CT或MRI检查:显示深层组织损伤,如肌肉坏死、血管闭塞、神经损伤。
- 超声检查:评估深部组织结构和血流情况,发现血栓形成或血管狭窄。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于典型的临床表现(苍白、焦黄或炭化的皮肤外观、感觉丧失、功能障碍)以及明确的烧伤史。
- 辅助检查以影像学(X线、CT、MRI、超声)和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创面培养、创面活检)为主,帮助评估深层组织损伤程度和感染风险。
- 实验室异常意义需综合解读,重点关联感染指标(如白细胞计数、创面培养)和电解质水平,确保及时处理并发症。
权威依据:《烧伤治疗指南》、《创伤外科学》、相关医学教材、临床诊疗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