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遗尿症Nocturnal enuresis
更新时间:2025-06-18 10:37:49
关键词
索引词Nocturnal enuresis、夜间遗尿症、夜遗尿症
夜间遗尿症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
夜间尿床:
- 患者在睡眠中不自主地将尿液排到床上或衣物上,通常每周至少2次,持续3个月以上。
- 尿床频率异常:5岁以上儿童每周至少2次夜间不自主排尿,持续3个月以上可诊断为原发性夜间遗尿。部分患者表现为突发性尿床频率增加,可能与精神压力或疾病诱发有关(高,70%-90%)。
- 尿量通常较大,床单浸透范围直径常超过20厘米(高,80%-90%)。
-
日间尿失禁:
- 部分患者在白天也可能出现尿急、尿频或尿失禁现象(低,10%-30%)。
- 表现为突然尿意强烈却难以延迟排尿(低,10%-30%)。
-
伴随心理压力:
- 长期遗尿易导致焦虑、自卑等情绪问题(常见,40%-60%)。
- 学龄期儿童可能出现逃避集体活动、拒绝住宿等行为(低,20%-40%)。
- 约30%患者存在明显的社交障碍,部分青少年会因此产生抑郁倾向(低,20%-30%)。
-
其他症状:
- 伴随尿路感染症状,如排尿疼痛、尿液浑浊等(较少见,5%-15%)。
- 少数病例存在结构性异常,如膀胱容量减小、脊柱隐裂等,通常伴有便秘、下肢感觉异常等神经系统症状(较少见,5%-15%)。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
体格检查:
- 医生进行全面的详细的体检,特别是检查四肢的协调能力是否正常,肛门括约肌张力是否正常,有无脊柱裂,会阴部感觉有无减退及下肢活动是否正常(常见,80%-90%)。
-
实验室检查:
- 尿常规、尿培养等,有助于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尿路感染、尿道异常等(常见,70%-80%)。
-
影像学检查:
- 对白天遗尿、继发性遗尿或发现有神经系统病变者,需要进一步检查,如B超、静脉肾盂造影、膀胱造影、膀胱镜及尿动力学检查等(较少见,10%-20%)。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
尿常规:
- 检查尿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蛋白质等,以排除尿路感染或其他泌尿系统异常(阳性率:约50%-70%)。
-
尿培养:
- 如果怀疑尿路感染,进行尿培养以确定病原菌及其敏感性(阳性率:约20%-30%)。
-
影像学检查:
- B超、静脉肾盂造影、膀胱造影等,用于评估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异常率:约10%-20%)。
-
尿动力学检查:
- 评估膀胱容量、逼尿肌功能等,有助于诊断功能性排尿障碍(异常率:约10%-20%)。
参考文献:
- 《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ICD-11)
- 《中华儿科杂志》
- 《实用儿科学》
- 《儿科泌尿系统疾病》
- 《儿童心理健康手册》
上述信息基于现有医学文献和研究成果整理而成,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理解夜间遗尿症的基础框架。针对具体病例,还需结合个体情况进行详细评估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