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未特指的继发性痛风Unspecified Secondary gout

更新时间:2025-06-19 04:30:02
编码FA25.1Z

关键词

索引词Secondary gout、未特指的继发性痛风、继发性痛风
缩写SG
别名继发性-高尿酸血症、继发性-尿酸过多症、Secondary-Hyperuricemia

未特指的继发性痛风(FA25.1Z)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关节液/痛风石尿酸盐结晶检测
      • 偏振光显微镜下发现关节滑液或痛风石穿刺物中存在针状、负性双折光尿酸盐结晶(特异性>95%)。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高尿酸血症证据
      • 血清尿酸 > 420 μmol/L(男性)或 > 360 μmol/L(女性)(非发作期需重复检测确认)。
    • 典型急性关节炎发作史
      • 至少1次突发性单关节红肿热痛(如第一跖趾关节、踝、膝),24小时内达高峰。
    • 继发性病因证据
      • 存在至少1项继发因素:
      • 慢性肾病(eGFR < 60 ml/min/1.73m²)
      • 长期使用利尿剂/免疫抑制剂(>3个月)
      •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
      • 甲状腺功能减退(TSH > 10 mIU/L)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影像学特征
      • 超声显示"双轨征"(关节软骨表面尿酸盐沉积)或痛风石。
      • X线见"穿凿样"骨侵蚀(病程>3年者)。
    • 炎症指标
      • CRP > 50 mg/L 或 ESR > 40 mm/h(急性期)。
    • 排除标准
      • 无原发性痛风家族史,排除遗传性嘌呤代谢异常(如HPRT缺乏)。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实验室检查] A --> C[影像学检查] A --> D[关节液分析]

B --> B1[血尿酸] B --> B2[肾功能] B --> B3[血常规+CRP/ESR] B --> B4[甲状腺功能]

C --> C1[关节超声] C --> C2[X线平片] C --> C3[双能CT]

D --> D1[偏振光显微镜] D --> D2[革兰染色]

判断逻辑

  1. 血尿酸
    • 420 μmol/L支持诊断,但急性发作期30%患者尿酸可正常。

  2. 关节超声
    • "双轨征"为尿酸盐沉积特异性表现(敏感性80%,特异性90%)。
  3. 双能CT
    • 绿色编码尿酸盐沉积,鉴别钙化灶(金标准替代方案)。
  4. 关节液分析
    • 尿酸盐结晶为金标准;革兰染色排除化脓性关节炎。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参考范围 异常意义
血清尿酸 ♂<420 μmol/L
♀<360 μmol/L
>阈值提示高尿酸血症,需结合临床表现;急性期正常不排除诊断。
肌酐/eGFR eGFR≥90 ml/min/1.73m² eGFR<60提示肾功能损害性痛风;肌酐升高需排查尿酸性肾病。
CRP <5 mg/L >50 mg/L提示急性炎症;持续升高警惕感染或关节破坏。
TSH 0.4-4.0 mIU/L >10 mIU/L提示甲减相关性痛风,需激素替代治疗。
关节液白细胞 <200/μL >50,000/μL提示化脓性关节炎;2,000-50,000/μL符合痛风急性期。

四、诊断流程关键点

  1. 优先确认结晶:关节液镜检是确诊核心,优于血尿酸指标。
  2. 病因双重评估
    • 必须明确继发因素(如筛查肾功能、用药史、肿瘤指标)。
  3. 影像学选择逻辑
    • 急性期首选超声(快速无创);慢性痛风石评估用双能CT。
  4. 注意陷阱
    • 30%急性发作时血尿酸正常,勿因此漏诊。

参考文献

  1. 2015 ACR/EULAR痛风分类标准 (Arthritis Rheumatol)
  2. 中国痛风诊疗指南(2016)(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3. ICD-11国际疾病分类(WHO, 2023版)
条目铅性痛风FA25.10
条目药物性痛风FA25.11
条目酶缺陷或遗传病引起的痛风性关节病FA25.12
条目其他特指的继发性痛风FA25.1Y
条目未特指的继发性痛风FA25.1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