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食管胃结合部恶性肿瘤Unspecified Malignant neoplasms of o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更新时间:2025-06-18 16:23:13 关键词 索引词 Malignant neoplasms of oesophagogastric junction、未特指的食管胃结合部恶性肿瘤、食管胃结合部恶性肿瘤、胃贲门癌、胃贲门原发性恶性肿瘤、胃食管结合部癌、贲门食管结合部癌、胃贲门口癌、贲门口胃癌、食管胃结合部癌、食管胃连接处恶性肿瘤、胃食管连接部癌、胃食管交界部癌
展开 别名 食管胃交接处癌症、食管胃连接部恶性肿瘤、胃食管交界癌、胃食管接合部恶性肿瘤
展开 未特指的食管胃结合部恶性肿瘤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病理学确诊 :
通过内窥镜或手术获取组织标本,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腺癌或其他恶性肿瘤类型(乳头状腺癌、粘液腺癌等)。
肿瘤需明确位于食管胃交界处(OGJ),即食管终点至胃贲门近端3cm范围内。
支持条件(临床与影像学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进行性吞咽困难(固体→液体)
胸骨后疼痛伴体重减轻(3个月内下降≥10%)
贫血(血红蛋白男性<130g/L,女性<120g/L)
影像学特征 :
上消化道钡餐显示食管胃交界处充盈缺损或狭窄
CT/MRI证实局部浸润(T分期≥T1b)或淋巴结转移(N1及以上)
阈值标准 :
必须满足"病理学确诊",结合至少2项支持条件中的临床表现或1项影像学证据。
二、辅助检查
plaintext
检查项目树:
一级检查
├─ 内窥镜评估
│ ├─ 白光内镜(基础评估)
│ ├─ 窄带成像(NBI,增强黏膜细节)
│ └─ 超声内镜(EUS,T/N分期)
├─ 影像学分期
│ ├─ 胸腹增强CT(评估转移)
│ ├─ PET-CT(检测隐匿性转移)
│ └─ MRI(特殊部位评估)
└─ 功能评估
├─ 营养状态筛查(白蛋白、前白蛋白)
└─ 心肺功能测试(术前评估)
判断逻辑 :
内窥镜检查 :
白光内镜 :发现黏膜异常(发红、糜烂、溃疡)→ 立即活检(≥5块)
超声内镜 :
T1a(黏膜层):可考虑内镜下切除
T1b及以上(黏膜下层浸润):需外科手术
NBI :观察微血管形态异常(IPCL分型B/C型提示癌变)
CT检查 :
肿瘤厚度>3mm或强化不均→ 提示浸润性生长
纵隔淋巴结短径≥10mm→ 疑似转移(需病理确认)
PET-CT :
SUVmax>5.0→ 高代谢病灶(特异性90%)
骨骼/肝脏出现异常浓聚→ 需组织学确认转移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正常范围
异常意义
CEA
<5 ng/mL
>10 ng/mL提示进展期(特异性70%),术后监测复发
CA19-9
<37 U/mL
升高与腹膜转移相关(阳性预测值65%)
血红蛋白
男130-175 g/L
<110 g/L需排查肿瘤出血或慢性消耗
白蛋白
35-50 g/L
<30 g/L提示营养不良,需术前营养干预
HER2检测
IHC 0/1+
IHC 3+或FISH阳性(HER2/CEP17≥2.0)提示靶向治疗适应证
处理建议 :
CEA/CA19-9持续升高:3个月内复查增强CT排除转移
HER2阳性: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需排除心脏基础疾病)
白蛋白<30g/L:术前补充肠内营养(ONS)或静脉营养支持
四、诊断流程图
plaintext
疑似病例(吞咽困难+消瘦)
→ 白光内镜+活检
├─ 病理阴性但高度可疑 → NBI/染色内镜二次活检
└─ 病理阳性 → 超声内镜分期
→ 胸腹增强CT(M分期)
├─ 可切除 → 术前营养评估
└─ 不可切除 → PET-CT寻找转化治疗机会
参考文献 :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Esophageal and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Cancers (2025)
Japanese Gastric Cancer Association Treatment Guidelines (2024)
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Digestive System Tumours (5th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