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医百科
ICD疾病
国内健康
热点新闻
疾病科普
健康生活
四季养生
健康新闻
医药产经
公共卫生
医学成果
探索科学
环球医讯
干细胞与抗衰老
硒与微生态
外泌体知识
健康研究
AI与医疗健康
心脑血管
认知障碍
创新药物
家医百科
ICD疾病
ICD扩展码
科学探索
医药资讯
未特指的神经病理性疼痛
Unspecified Neuropathic pain
更新时间:2025-06-18 19:13:13
定义
症状
诊断
同类
编码
8E43.0Z
路径
08
神经系统疾病
8E40 - 8E4A.Z
神经系统其他疾患
8E43
疼痛疾患
8E43.0
神经病理性疼痛
8E43.0Z
未特指的神经病理性疼痛
关键词
索引词
Neuropathic pain、未特指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
展开
缩写
UNP
展开
别名
Unspecified-Neuropathic-Pain
展开
未特指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神经系统损伤证据
:
定量感觉测试(QST)显示温度觉或机械觉阈值异常(冷/热痛觉过敏或触诱发痛)。
皮肤活检病理学检查显示表皮内神经纤维密度(IENFD)≤第5百分位(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正常值)。
典型疼痛特征
:
持续性电击样、灼烧感或针刺样疼痛,符合神经解剖分布(如皮节或周围神经支配区)。
支持条件(临床与实验室依据)
:
体征符合神经病理性疼痛特征
:
机械性痛觉超敏(棉签轻划诱发疼痛)或痛觉过敏(针刺刺激反应增强)。
感觉缺失(针刺觉或振动觉减退)。
排除性证据
:
已排除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特定病因。
阈值标准
:
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符合"必须条件"中的神经系统损伤证据(QST或皮肤活检异常)。
存在典型疼痛特征。
若缺乏组织病理学证据,需同时满足:
DN4问卷评分≥4分(敏感性82.9%,特异性89.9%)。
神经传导检查排除大纤维病变,MRI显示神经形态异常。
二、辅助检查
功能性评估
:
定量感觉测试(QST)
:
判断逻辑
:
冷/热痛觉阈值异常提示小纤维神经病变。
机械痛觉超敏提示中枢敏化。
检查层级
:
mermaid graph TD A[疼痛性质评估] --> B[QST温度觉测试] A --> C[QST机械觉测试] B --> D[冷觉阈值≤15℃] B --> E[热觉阈值≥40℃] C --> F[触诱发痛阳性]
结构性评估
:
皮肤活检
:
判断逻辑
:
表皮内神经纤维密度≤5.0 fibers/mm(下肢)提示小纤维神经病变。
需结合临床表现排除其他皮肤疾病干扰。
神经MRI
:
异常意义
:神经增粗(直径≥正常值1.5倍)或T2高信号提示炎性/压迫性病变。
电生理评估
:
神经传导检查
:
判断逻辑
:
正常传导速度但存在疼痛症状,提示小纤维病变。
运动神经传导异常提示大纤维受累(需重新评估诊断)。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免疫学指标
:
抗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
(滴度≥1:100):提示自身免疫性神经病变可能,需排查副肿瘤综合征。
代谢指标
:
HbA1c≥6.5%
:需排除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即使无典型糖尿病症状。
维生素B12<200 pg/mL
:提示营养性神经病变可能,需补充后重新评估。
炎症标志物
:
CRP≥10 mg/L
:提示系统性炎症反应,需排查结缔组织病相关神经病变。
基因检测
:
SCN9A基因突变
:与特发性小纤维神经病变相关,突变阳性支持遗传性病因。
四、诊断路径总结
初筛
:DN4问卷+疼痛分布图谱分析。
确诊
:QST联合皮肤活检(金标准组合,敏感性92%)。
鉴别
:
MRI排除压迫性病变。
血清学筛查代谢/自身免疫指标。
特殊人群
:
老年患者需优先排除肿瘤相关神经病变。
HLA-B27阳性者需监测反应性关节炎风险。
参考文献
:
IASP《神经病理性疼痛特别工作组2021诊断指南》
《Neurology》2023年小纤维神经病变诊断共识
EFNS/PNS联合发布的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规范
同类疾病
顶部
条目
幻肢综合征
8E43.00
条目
其他特指的神经病理性疼痛
8E43.0Y
条目
未特指的神经病理性疼痛
8E43.0Z
{if($request->host(true)=='www.familydocto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