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变应性接触性皮炎Photo-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更新时间:2025-06-18 14:54:01
关键词
索引词Photo-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光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光变应性接触性湿疹、按光变应原归类的光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按光变应原归类的光变应性接触性湿疹、香料引起的光变应性接触性皮炎、防晒霜引起的光变应性接触性皮炎、防晒霜引起的光变应性接触性湿疹、植物引起的光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植物引起的光变应性接触性湿疹、防腐剂或灭微生物剂引起的光变应性皮炎、非类固醇性消炎药引起的光变应性接触性皮炎、NSAIDs引起的光变应性接触性皮炎、除NSAIDs[非甾体抗炎药]外的药剂引起的光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全身使用药剂引起的光变应性接触性湿疹、职业性光变应性接触性皮炎、职业性光变应性接触性湿疹
同义词Photo-allergic contact eczema
别名光敏性皮炎、日光性接触性皮炎、光照性接触性皮炎
(EK01)光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 剧烈瘙痒:
- 紫外线暴露部位出现持续性瘙痒,常被描述为"烧灼样"或"刺痛样"不适(常见,>80%)。
- 光照后皮肤灼热感:
- 接触光变应原的皮肤区域在阳光照射后数小时至48小时内出现灼热感(高发,70%-90%)。
- 疼痛性水疱(重度患者):
- 在严重反应中可能出现张力性水疱伴疼痛(较少见,10%-20%)。
非典型症状
- 全身性光敏感反应:
- 部分患者可能伴发头痛或乏力(<5%,仅见于系统性光敏药物使用者)。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急性期体征
- 边界清晰的红斑:
- 光暴露区(如面部V区、手背)出现形态与接触物分布一致的红斑(标志性体征,>95%)。
- 湿疹样改变:
- 红斑基础上可见丘疹、丘疱疹,严重者融合成片(常见,80%-90%)。
- 苔藓样变:
- 慢性反复发作患者可见皮肤增厚、皮纹加深(20%-30%)。
慢性期体征
- 色素沉着:
- 炎症消退后遗留网状或斑片状色素沉着(40%-60%)。
- 脱屑与干燥:
- 表皮屏障破坏导致持续性鳞屑脱落(30%-50%)。
实验室特征
- 光斑贴试验阳性:
- 标准诊断方法,在紫外线A(UVA)照射下,可疑光变应原可诱发局部湿疹反应(特异性>90%)。
- 组织病理学特征:
- 表皮海绵水肿伴淋巴细胞浸润,真皮浅层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见于活动期皮损)。
病程特征
- 潜伏期:首次接触光变应原后需7-14日致敏期
- 复发倾向:再次接触同种光变应原后,皮损可在24-72小时内复发(复发率>80%)
- 慢性化风险:未及时规避致敏原者,50%以上发展为慢性病程
数据来源:
《临床皮肤病学》(第6版)第12章光敏性皮肤病、《European Journal of Dermatology》2019年光接触性皮炎诊疗指南。注:具体发生率数据基于多中心观察性研究(n=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