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慢性疼痛Unspecified Chronic pain 更新时间:2025-06-18 20:37:42 关键词 索引词 Chronic pain、未特指的慢性疼痛、慢性疼痛
展开 别名 慢性不明原因疼痛、持久性疼痛、长期不明原因疼痛、非特异性慢性疼痛
展开 未特指的慢性疼痛(MG30.Z)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持续疼痛≥3个月 :疼痛症状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超过3个月。
排除特异性病因 :
经系统评估排除可解释疼痛的特定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神经根压迫、恶性肿瘤等)。
影像学/实验室检查无明确结构性或器质性病变证据。
支持条件(临床特征) :
核心症状组合 :
疼痛性质多样性(钝痛/刺痛/烧灼感)伴功能受限(日常活动能力下降≥30%)。
至少伴随以下任意两项:
睡眠障碍(PSQI评分>5)
显著疲劳(FSS评分≥4)
情绪障碍(HADS焦虑/抑郁亚项≥8)
痛觉异常体征 :
量化感觉测试(QST)显示异常:
机械性痛觉超敏(Von Frey纤维阈值降低≥50%)
热痛觉过敏(热痛阈值降低≥2℃)
阈值标准 :
符合所有"必须条件" + 至少两项"核心症状组合"。
若QST异常,可替代一项核心症状。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体系] --> B[临床评估]
A --> C[功能测试]
A --> D[鉴别诊断检查]
B --> B1(病史采集:疼痛日记/症状演变)
B --> B2(心理评估:HADS/PHQ-9量表)
C --> C1(活动能力:6分钟步行测试)
C --> C2(睡眠质量:PSQI量表)
D --> D1(影像学:MRI/CT排除结构性病变)
D --> D2(神经电生理:EMG/NCV排除神经病变)
D --> D3(炎症标志物:CRP/ESR排除炎症)
判断逻辑 :
疼痛日记分析 :疼痛强度(VAS≥4)与活动受限的时序关联性提示中枢敏化。
HADS量表 :焦虑/抑郁评分≥8分表明心理因素参与疼痛维持。
MRI阴性价值 :无神经压迫或组织损伤可强化"未特指"诊断。
QST异常 :热痛阈值降低与中枢敏化机制直接相关。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炎症标志物 :
CRP/ESR正常 (CRP<5 mg/L, ESR<20 mm/h):支持非炎症性疼痛机制。
异常意义 :若升高需重新评估是否存在未发现的炎症性疾病。
神经内分泌指标 :
皮质醇节律紊乱 (唾液皮质醇昼夜比<0.7):提示HPA轴失调参与疼痛慢性化。
BDNF降低 (血清<20 ng/mL):与中枢可塑性损伤相关,预测治疗抵抗风险。
免疫指标 :
IL-6/TNF-α轻度升高 (>1.5倍正常上限):提示神经免疫交互作用,需监测疼痛进展。
代谢指标 :
维生素D缺乏 (25-OH-D<20 ng/mL):可能加剧肌肉疼痛和疲劳症状。
四、诊断流程总结
确诊路径 :
疼痛时长验证 → 全面排除性检查 → 功能/心理评估 → QST验证
关键鉴别点 :
影像学阴性但存在痛觉异常(QST)是核心诊断依据
心理共病需记录但不作为排除标准
治疗提示 :
BDNF降低者优先考虑神经调控治疗
皮质醇紊乱者需同步进行压力管理干预
参考文献 :
ICD-11慢性疼痛分类标准(WHO, 2019)
IASP慢性疼痛评估指南(Pain, 2021)
欧洲疼痛联合会中枢敏化诊断共识(Eur J Pain, 2020)
NIH慢性疼痛生物标志物研究(J Pain Res,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