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是反映肝胆功能的常用指标,数值变化和胆道系统健康关系密切。如果检查发现ALT到了78U/L,要特别留意胆道疾病的可能。下面从日常能听懂的角度,讲讲其中的道理和应对方法。
胆道疾病为什么会让ALT升高?
- 胆囊炎的影响
胆囊发炎时,胆囊壁会肿起来、变厚,压迫胆管导致胆汁排不出去(胆汁淤积)。滞留在体内的胆汁会反过来损伤肝细胞,让肝细胞膜的通透性变高,ALT这类肝酶就会跑到血液里。约65%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会出现ALT升高,还常伴有右上腹一直隐隐作痛、吃完饭后更难受的症状。 - 胆结石的机械损伤
胆管里的结石会堵住胆道,让胆汁排不出去。这种高压状态会损伤肝细胞,还会让胆汁逆流,导致ALT波动着升高。如果结石直径超过2厘米,或者堵了超过48小时,ALT升高会更明显。典型表现是胆绞痛发作,疼痛还会放射到右肩膀后面。 - 胆管炎的炎症扩散
胆管黏膜发炎会破坏上皮屏障,细菌毒素跟着胆汁流回肝脏,引发肝细胞变性坏死。慢性胆管炎患者中,约40%会有ALT持续轻度升高;急性发作时,ALT会明显升高,还伴随发烧、黄疸(皮肤眼睛变黄)等表现。
要结合这些检查一起判断
ALT升高不能只看这一个数值,得结合以下检查综合判断:
- 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能看到胆囊壁厚度超过3毫米、胆管扩张超过6毫米这些异常;
- 其他血液指标:如果血清总胆红素超过34μmol/L、碱性磷酸酶超过120U/L,提示有胆汁淤积;
- 特殊检查:MRCP(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胆道的显示准确率达95%,能找到小于1厘米的微小结石。
要注意的是,只靠ALT升高诊断胆道疾病,准确性只有58%,还得排除病毒性肝炎、药物伤肝等其他原因。
该怎么应对?
- 定期复查肝功能
建议每2-4周查一次肝功能,观察ALT的变化趋势。如果连续两次超过80U/L,或者症状加重,要做进一步检查。 - 影像学随访
第一次做超声没发现问题,但一直有消化不良的感觉,建议3个月后再查。肥胖的人(BMI≥28,BMI=体重公斤数÷身高米数的平方)建议优先选CT或MRI检查。 - 调整生活方式
把体重控制在BMI<24;少吃饱和脂肪(比如动物内脏、肥肉),每天摄入的饱和脂肪别超过总热量的10%;保持一日三餐规律。研究显示,规律吃饭能让胆汁淤积的风险降低32%。
出现这些情况要赶紧去医院
如果有下面这些症状,别拖着,赶紧去医院:
- 黄疸加重:皮肤、眼睛变黄,同时尿色加深;
- 发烧寒战:体温一直超过38℃,还打寒战;
- 疼痛剧烈:右上腹持续剧痛超过6小时;
- 消化异常:大便像陶土一样白,或者尿像茶水一样黄。
记好肝功能变化很重要
记好自己的肝功能动态变化很有意义,建议连续记录至少6个月的ALT结果。数据显示,如果ALT持续升高超过50U/L且超过3个月,得胆道疾病的风险比正常人高4.2倍。早诊断、早干预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