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35岁女子吃减肥药肝衰竭,非法减肥药危害咋这么大?

作者:范致远
2025-09-21 10:45:01阅读时长3分钟1063字
35岁女子吃减肥药肝衰竭,非法减肥药危害咋这么大?
消化科药物性肝损伤减肥药肝衰竭西布曲明酚酞急性肝功能衰竭肝细胞损伤用药安全减肥药风险肝脏健康肝损伤信号肝功能检测速效减肥药品监管

内容摘要

35岁女子因服用非法减肥药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减肥药中非法添加的西布曲明和酚酞对肝脏造成严重损伤。药物性肝损伤早期症状轻微,易被忽视,需警惕并及时就医。

近期,35岁的王女士为了快速减重,网购了一款宣称“纯天然”的减肥药。服用一周后,她出现皮肤黄染、乏力、尿色加深等症状,起初没在意,延误治疗后发展为急性肝功能衰竭。经检查,该减肥药非法添加了西布曲明和酚酞。此事件引发公众对减肥药安全性的关注,医院也发布了用药警示。

非法减肥药成分,为何成肝脏“杀手”?

西布曲明是被禁用的食欲抑制剂,它通过抑制去甲肾上腺素、5 - 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再摄取来抑制食欲。但其代谢产物会直接损伤肝细胞线粒体,导致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长期使用可能引发肝硬化或肝衰竭。而且它还有心血管副作用,像血压升高、心律失常,会进一步加重肝脏代谢负担。酚酞是刺激性泻药,经肠壁吸收进入血液后要经肝脏解毒,过量使用会抑制肝药酶活性,使药物代谢产物堆积,直接毒害肝细胞膜结构,引发黄疸、凝血功能障碍。两种成分叠加使用,会加剧肝细胞损伤,案例中患者的情况就符合混合型肝损伤特征。2023年国家药监局抽检“三无”减肥产品,72%检出西布曲明、芬氟拉明等禁药,38%含酚酞,且包装常标注“纯植物提取”误导消费者。

药物性肝损伤,早期有啥信号?

肝脏代偿能力强,早期(1 - 2周)处于沉默期,仅表现为轻微乏力、食欲下降,常规体检可能查不出异常,易被当成“减肥反应”。当肝细胞广泛坏死进入急性期,会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尿液深茶色、凝血功能障碍,还伴有恶心、右上腹胀痛等消化道症状。肝功能检测中,ALT/AST>3倍正常值上限、总胆红素>34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60%是肝衰竭危险信号。王女士总胆红素达95μmol/L,已属重度黄疸,提示肝细胞合成功能严重受损。患者初期没就医,陷入“正常反应”误区,导致病情恶化,延误了治疗黄金期(肝损伤后48小时内停药可显著降低衰竭风险)。

减肥药乱象丛生,如何防控风险?

消费端存在很多风险,63%消费者认为“天然成分 = 安全”,忽视国家药品批准文号。网红推荐、朋友圈代购渠道占比达45%,监管难度大。非法添加成分通过抑制食欲或强制排便制造“快速减重”假象,掩盖肝肾毒性,王女士1周减重5kg就属于异常速效。监管端也有漏洞,电商平台对“减肥辅助”类产品的成分审核依赖商家自证,缺乏强制性检测,2024年某平台下架的违规产品中仅12%因肝损伤投诉被处理。涉事商家多以“三无产品”被罚款1 - 3万元,远低于违法所得,难以形成震慑。 个人防护方面,用药要选择国家药监局官网可查的正规减重药物,如奥利司他,需在医生评估BMI(≥28)及并发症后开具。服用任何减肥药前检测肝肾功能,用药期间每2周复查,出现乏力/黄疸立即停药并就医。政策建议上,要建立黑名单制度,对检出禁药的电商平台店铺永久封禁,纳入社会信用体系。还要加强科普宣传,将“用药安全”纳入社区健康教育,通过短视频平台揭露“三无产品”危害,公布典型案例数据。 王女士的遭遇警示我们,要科学减重,拒绝“速效神话”,监管也需加强,守护肝脏健康。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

相关新闻

67岁老人喝无糖饮料昏迷,无糖饮料究竟有多可怕?
杜淳女儿肌肉拉伤,儿童运动损伤咋预防处理?
67岁婆婆喝无糖饮料患糖尿病,代糖真的健康吗?
31岁程序员和40岁刘忠为啥突发心梗?原因大揭秘!
涂女士被氢氟酸夺命,危化品监管漏洞何时能补上?
杭州52岁女子氢氟酸中毒离世,致命之谜究竟为何?
密闭空间用杀虫剂,到底有多大健康风险?
32岁女子打瘦脸针进ICU!三步自检法保肉毒素注射安全
6岁男童被蛇咬,政府、读者、农村家庭该如何应对?
237天婴儿遗体捐献,能否照亮肺静脉狭窄诊疗之路?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