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体免疫系统的“交通要道”上,约有600-700个淋巴结如同信号站般分布。当淋巴癌细胞开始生长时,这些“微型过滤器”会悄悄发出信号。《血液肿瘤学杂志》的研究显示,85%的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首发症状是颈部无痛性肿块,这种“悄悄长大”的情况通常会持续几周到几个月。
这种情况和肿瘤的生长特点有关:早期癌细胞像“吹气球”一样慢慢胀大,只会轻轻推挤周围组织,不会碰到神经末梢。就像气球慢慢膨胀,虽然变大但表面光滑、摸起来有点硬,还能推动。此时肿块直径多在1-3厘米间,常被误认为感冒引起的普通肿大。
当肿块长到超过4厘米时,疼痛会突然出现。《临床肿瘤进展》解释了疼痛的原因:一是变大的淋巴结压到了臂丛神经或颈交感神经链,会导致持续的钝痛;二是癌细胞长得太快,淋巴结内部供血不够,导致部分组织坏死,引起疼痛;三是肿瘤周围会释放IL-6、TNF-α等炎症物质。这种疼痛有特点:一开始是断断续续的隐痛,低头等动作会加重;后来变成持续的刀割样痛,还可能放射到耳后或肩膀。约30%的患者会有“饮酒痛”——喝了酒几分钟内,肿块部位突然剧痛,这是淋巴瘤特有的表现。
如果出现“B症状”(发热、盗汗、体重下降),说明疾病已经影响到全身了。这些全身症状和肿瘤的活跃度有关:发热多为周期性,体温常在38-39℃间波动;盗汗严重时需更换衣被;6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10%,这个表现很有特异性。
还有一些特殊表现:约15%的患者会全身痒,但没有皮疹;约40%的患者能摸到肋骨下肿大的脾脏;纵隔(胸部中间)的淋巴结肿大可能导致咳嗽、呼吸困难,腹腔的淋巴结肿大可能引起腹胀、消化不良。
发现颈部有肿块,可以用“3W”原则初步判断:When(何时出现)——持续2周以上没消;What(特征如何)——直径超过1厘米、摸起来不疼、有点硬;Which(伴随症状)——还伴有乏力、低烧、晚上出汗多。自检的方法:在亮的地方,用食指和拇指轻轻滑动着摸。良性的肿块通常摸起来疼,要是摸起来不活动、和周围组织粘在一起,就得小心了。还要注意检查锁骨上窝、腋窝等隐蔽部位,这些地方的肿大更容易被忽视。
如果有下面任何一种情况,一定要马上看病:肿块持续长大超过1个月;不明原因发烧超过38.3℃,持续3天以上;出现吞咽困难、呼吸急促等压迫症状;皮肤出现紫色斑点或瘀青。
要提醒的是,90%的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不是恶性的,但如果耽误诊断超过3个月,病情进展的风险会增加4倍。根据NCCN指南,持续存在的肿块应该做细针穿刺活检,这种检查准确率超过95%,并发症不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