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出血别滥用脱敏牙膏!这些科学应对方法请掌握

健康科普 / 身体与疾病2025-11-16 12:36:10 - 阅读时长3分钟 - 1317字
系统解析牙龈出血的病理机制与临床分型,阐明脱敏牙膏的适应症局限性,提供包含专业治疗和日常护理的分级应对方案,帮助公众建立科学的口腔健康管理认知体系
牙龈出血牙周炎血液疾病肝功能障碍血友病白血病脱敏牙膏牙本质小管氯己定含漱液口腔健康
牙龈出血别滥用脱敏牙膏!这些科学应对方法请掌握

牙龈出血是很多人都遇到过的口腔问题,但不少人对它的认识有偏差——比如约63%的人会用脱敏牙膏对付出血,可这种做法反而可能耽误真正的疾病治疗。今天我们就从为什么会出血、怎么区分类型,到正确应对方法,一步步说清楚。

牙龈出血的原因与类型

牙龈出血主要分两类:刺激性出血和自发性出血。
82%的情况是刺激性出血,主要由牙周炎引起——牙菌斑附着在牙齿上,刺激牙龈发炎,让牙龈里的毛细血管变粗、变多,这时刷牙、吃东西碰到牙龈,超过它的承受力就会渗血。
自发性出血更危险,提示可能有全身性疾病,要重点查三类问题:1. 血液系统问题:比如血小板减少、血友病这类影响凝血的病,或是白血病等恶性血液疾病;2. 代谢问题:比如缺维生素C引起的坏血病,会让牙龈又肿又出血,还影响皮肤、血管的胶原合成;3. 肝功能不好:比如肝硬化会影响身体合成凝血因子,让凝血时间变长。

脱敏牙膏为什么没用?

脱敏牙膏本来是缓解牙本质敏感的(比如牙齿怕酸怕冷),作用原理很明确:有的用硝酸钾、氯化锶等成分在牙本质小管上形成膜,物理封闭外界刺激;有的用氟化物让牙釉质再矿化,增强抗酸能力;还有的用钾离子阻断牙齿神经信号,减少敏感感。
但关键是:脱敏牙膏对牙龈炎症没有治疗作用! 有研究发现,只用脱敏牙膏的人,3个月后牙周出血情况反而更严重了12%——用错了不仅没用,还会让牙周炎偷偷加重。

正确应对牙龈出血的步骤

一、先自己评估:记“出血日记”

想判断出血严不严重,先做3件事:1. 记清楚出血诱因——是刷牙、吃东西碰到的,还是没碰就自己出血?2. 记出血持续时间——不到半分钟就停,还是超过1分钟?3. 看伴随症状——有没有牙龈红肿、牙齿松动,或是皮肤瘀斑?

二、分情况处理

如果是牙周炎引起的出血:1. 每半年到1年做一次牙周检查,牙周袋深度超过4毫米时要做龈下刮治;2. 急性期可以用氯己定含漱液缓解(具体用法听医生的);3. 刷牙用改良巴氏刷牙法,后牙邻面用单束牙缝刷清理。
如果有这些“危险信号”,马上就医:1. 没碰到牙龈就自己出血,超过5分钟止不住;2. 身上有瘀点、瘀斑,或是月经特别多;3. 家里有人有出血性疾病史。

三、日常预防:三级预防体系

做好这三点,能让牙周炎复发率降40%:1. 每天用含氟牙膏刷2次牙,每次至少2分钟;2. 每周用3次牙线,重点清理后牙缝隙;3. 每3个月换一次牙刷,每半年到1年做一次牙周检查。

常见误区要避开

误区1:牙龈出血是“上火”? 中医“上火”和牙周炎症不是一回事——光喝凉茶、吃清热解毒的药,消不了牙齿上的牙菌斑,牙龈还是会发炎出血。
误区2:止血牙膏能根治出血? 别信!像含云南白药的牙膏,只能暂时减少渗血,却杀不死牙周致病菌,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误区3:洗牙会让牙缝变大? 其实不然!有研究显示,洗牙后6个月,89%的人牙周状况变好了——所谓“牙缝变大”,大多是之前牙石堵在牙缝里,洗牙后露出来的视觉差异。

总的来说,牙龈出血不是小问题,不能随便用脱敏牙膏对付。先搞清楚是刺激性还是自发性出血,再针对性处理——牙周炎引起的要治牙周,有系统性疾病信号的要赶紧就医。平时做好日常清洁和定期检查,才能真正远离牙龈出血。

大健康

猜你喜欢

    大健康
    大健康

    热点资讯

    大健康

    全站热点

    大健康

    全站热文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