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Other specified Acquired aplastic anaemias 更新时间:2025-06-19 03:51:01 关键词 索引词 Acquired aplastic anaemias、其他特指的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伴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
展开 缩写 AA、aA、获得性再障、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展开 别名 获得性骨髓衰竭症、后天性再生不良性贫血、后天性全血细胞减少症、免疫介导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展开 其他特指的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A70.1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骨髓增生减低 :骨髓活检显示造血面积<25%(正常>50%),脂肪组织比例显著增高,三系造血细胞(粒系、红系、巨核系)均明显减少。
全血细胞减少 :同时满足以下三项(连续2次检测,间隔≥1周):
血红蛋白(Hb)<100 g/L(未输血状态)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1.5×10⁹/L
血小板(PLT)<50×10⁹/L
特定诱因证据 :需明确以下至少一项病因:
流式细胞术检测到PNH克隆(CD55/CD59缺失细胞≥1%)
妊娠状态(孕周≥12周)伴进行性骨髓衰竭
微小病毒B19 DNA阳性(PCR法)
支持条件(临床与实验室依据) :
临床表现三联征 :进行性贫血(活动后气短)、出血倾向(皮肤瘀点)、反复感染(发热≥38.5℃)。
网织红细胞计数 :绝对值<20×10⁹/L(排除溶血)。
骨髓淋巴细胞比例 :>60%(排除白血病浸润)。
血清EPO水平 :>500 IU/L(反映骨髓红系生成障碍)。
排除标准 :
无细胞遗传学异常(排除MDS)
无放射线/苯类化合物暴露史
无免疫抑制剂使用史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筛查] --> B[全血细胞计数]
A --> C[网织红细胞计数]
A --> D[外周血涂片]
B --> E[三系减少?]
E -- 是 --> F[骨髓评估]
F --> G[骨髓穿刺涂片]
F --> H[骨髓活检(金标准)]
H --> I[增生程度评估]
I -- 增生减低 --> J[病因特异性检查]
J --> K[PNH克隆检测]
J --> L[病毒学检测]
J --> M[妊娠相关检查]
K --> N[流式细胞术 CD55/CD59]
L --> O[微小病毒B19 PCR]
M --> P[β-HCG/性激素]
判断逻辑 :
全血细胞计数 :
若三系均低于阈值(Hb<100g/L, ANC<1.5×10⁹/L, PLT<50×10⁹/L),需启动骨髓检查。
骨髓活检 :
造血面积<25%确诊骨髓衰竭,>50%需考虑其他疾病(如MDS)。
PNH克隆检测 :
CD55/CD59缺失细胞≥1%支持PNH相关再障,需监测溶血指标(LDH、结合珠蛋白)。
病毒学检测 :
微小病毒B19阳性提示免疫缺陷者特殊亚型,需IVIG治疗。
妊娠相关检查 :
β-HCG阳性且骨髓衰竭进行性加重,提示妊娠相关再障。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异常阈值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Hb)
<100 g/L
需输血支持;<60g/L提示高危心衰风险
中性粒细胞(ANC)
<1.5×10⁹/L
<0.5×10⁹/L需预防性抗生素;<0.2×10⁹/L需无菌隔离
血小板(PLT)
<50×10⁹/L
<20×10⁹/L需紧急输注;<10×10⁹/L禁用抗凝药物
网织红细胞
<20×10⁹/L
反映骨髓红系再生障碍,排除溶血后支持再障诊断
骨髓造血面积
<25%
确诊核心依据;需活检多点取材避免误差
CD55/CD59缺失
≥1%
提示PNH克隆,>10%需抗补体治疗(如依库珠单抗)
微小病毒B19 DNA
PCR阳性
需IVIG 0.4g/kg×5天;阴性不排除诊断
血清铁蛋白
>1000 μg/L
提示反复输血致铁过载,需螯合治疗
四、总结
确诊核心 需同时满足:①骨髓增生减低(活检金标准);②持续性全血细胞减少;③特定诱因证据(PNH克隆/妊娠/病毒)。
辅助检查路径 :先筛查血常规→骨髓评估→病因定向检测,避免遗漏PNH等特殊亚型。
实验室预警指标 :ANC<0.5×10⁹/L(致命感染风险)、PLT<10×10⁹/L(颅内出血风险)。
参考文献 :
《威廉姆斯血液学(第10版)》, 2021
《中国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治疗指南(2022版)》
EBMT《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管理指南》,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