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镰状细胞疾患或其他血红蛋白病Other specified Sickle cell disorders or other haemoglobinopathies 更新时间:2025-06-19 05:11:03 关键词 索引词 Sickle cell disorders or other haemoglobinopathies、其他特指的镰状细胞疾患或其他血红蛋白病、其他血红蛋白病、异常血红蛋白NOS [possible translation]、血红蛋白功能障碍 [possible translation]、异常血红蛋白NOS、血红蛋白功能障碍、骨髓增生异常性疾患引起的获得性血红蛋白H、HbC或β地中海贫血复合杂合子、血红蛋白C特性、杂合子Hb C携带者、血红蛋白C杂合体型、血红蛋白E特性、杂合子Hb E携带者、血红蛋白E杂合度、HbE β地中海贫血复合杂合子、Stransky-Regala型溶血性贫血、不稳定血红蛋白溶血病、不稳定血红蛋白病、血红蛋白C紊乱
展开 别名 镰刀-细胞-贫血、镰状-细胞-贫血、遗传性-血红蛋白-异常、遗传性-血红蛋白-病
展开 其他特指的镰状细胞疾患或其他血红蛋白病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金标准 :
血红蛋白电泳/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 :明确鉴定异常血红蛋白类型(如HbC、HbE、HbO等)及其相对比例。
基因测序 :检出β-珠蛋白基因特定突变(如HbC:HBB:c.19G>A;HbE:HBB:c.79G>A)。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血红蛋白电泳/HPLC结果异常 :
HbC特性:HbC ≥40%(杂合子)或≥90%(纯合子)
HbE特性:HbE ≥25%(杂合子)或≥90%(纯合子)
复合杂合子(如HbC/β-thal):异常血红蛋白主导型(HbC >50%+HbF升高)
基因检测阳性 :确认特定突变位点。
慢性溶血证据 :网织红细胞计数≥2.5% + 血清LDH >220 U/L。
支持条件(临床依据) :
典型症状组合 (需满足≥2项):
血管阻塞性疼痛危象(年发作≥1次)
慢性贫血(Hb<100 g/L)
脾肿大(超声显示长径>13 cm)
器官损伤标志 (阈值标准):
肾脏:尿微量白蛋白≥30 mg/24h
骨骼:X线显示骨梗死/椎体双凹征
眼部:眼底检查见视网膜新生血管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筛查] --> B[血常规+网织红细胞]
A --> C[外周血涂片]
B --> D[溶血评估]
C --> D
D --> E[血红蛋白电泳/HPLC]
E --> F{异常血红蛋白}
F -->|阳性| G[基因测序]
F -->|阴性| H[排除诊断]
G --> I[亚型确认]
I --> J[器官功能评估]
J --> K[肾脏:尿蛋白/肌酐]
J --> L[骨骼:X线/MRI]
J --> M[眼部:眼底造影]
判断逻辑
血常规+涂片 :
正细胞性贫血(MCV 80-100 fL)伴靶形/结晶红细胞→提示血红蛋白病
网织红细胞>3%→支持溶血
血红蛋白电泳 :
HbC:电泳迁移率慢于HbA,快于HbS;HPLC显示保留时间≈4.9 min
HbE:电泳位置与HbA2重叠;需结合基因检测确认
基因测序 :
检出HBB基因致病突变→确诊亚型
复合杂合子需同时分析α/β珠蛋白基因
器官评估 :
尿蛋白升高→启动肾保护治疗
骨梗死→避免负重+双膦酸盐
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术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参考范围
异常意义
血红蛋白电泳
HbA >95%
HbC>40%→杂合子;>90%→纯合子;HbE>25%→需排除复合杂合子
网织红细胞
0.5-1.5%
>2.5%→溶血活跃;>10%→提示危象
LDH
120-220 U/L
>250 U/L→血管内溶血;持续升高提示慢性器官损伤
血清胆红素
<17 μmol/L
间接胆红素>25 μmol/L→溶血加重;直接胆红素升高提示胆结石
尿微量白蛋白
<30 mg/24h
30-300 mg/24h→早期肾损伤;>300 mg→需ACEI治疗
铁蛋白
15-150 μg/L
>500 μg/L→铁过载风险;需螯合治疗
异常结果处理建议 :
Hb电泳异常→立即基因测序确认亚型
LDH+网织红同步升高→排查疼痛危象/感染
铁蛋白>1000 μg/L→启动去铁胺治疗
尿蛋白持续阳性→肾内科会诊+RAAS阻断剂
四、总结
确诊核心 :血红蛋白电泳+基因测序是分型金标准。
关键鉴别 :复合杂合子需同时评估β地中海贫血突变。
监测重点 :年检眼底+尿蛋白+铁蛋白,预防终末器官损伤。
参考文献 :
《威廉姆斯血液学》(第10版)血红蛋白病章节
WHO《镰状细胞病诊断与管理指南》(2022)
美国血液学会(ASH)《血红蛋白病诊疗共识》(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