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低血压Other specified Hypotension
更新时间:2025-06-18 21:07:12
关键词
索引词Hypotension、其他特指的低血压、药物引起的低血压、药物性低血压、慢性低血压
其他特指的低血压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持续性血压异常:
- 静息状态下收缩压持续低于90 mmHg和/或舒张压低于60 mmHg(需非同日3次测量确认)。
- 动态血压监测显示日间平均血压低于100/60 mmHg。
-
支持条件(临床与病因学依据):
- 典型症状组合:
- 体位性头晕(站立3分钟内发生)+ 视物模糊/晕厥史 + 血压波动≥20/10 mmHg。
- 乏力持续>2周且排除贫血/甲状腺功能异常。
- 明确诱因证据:
- 药物暴露史(降压药/利尿剂/镇静剂使用≤72小时内)。
- 基础疾病证据(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确诊)。
-
排除标准:
- 急性失血、休克、严重脱水等一过性低血压状态。
- 排除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及血管迷走性晕厥。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且满足以下任意一项:
- 存在≥2项支持条件中的症状或诱因。
- 倾斜试验显示收缩压下降≥30 mmHg伴意识改变。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 常规评估
│ ├─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诊断核心)
│ ├─ 立卧位血压测量(诊断体位性改变)
├─ 病因筛查
│ ├─ 药物血药浓度检测(可疑药物相关性)
│ ├─ 内分泌评估
│ │ ├─ 甲状腺功能五项
│ │ ├─ 皮质醇昼夜节律检测
│ ├─ 心血管评估
│ │ ├─ 心脏超声(EF值/瓣膜功能)
│ │ ├─ 颈动脉窦按摩试验
├─ 特殊功能检测
│ ├─ 倾斜试验(自主神经功能评估)
│ ├─ 冷加压试验(血管反应性评估)
判断逻辑:
-
动态血压监测:
- 日间收缩压均值<100 mmHg提示慢性低血压,需结合夜间血压判断昼夜节律(非杓型血压提示自主神经失调)。
-
立卧位血压测量:
- 站立3分钟内收缩压下降≥20 mmHg伴心率增加≥15次/分,提示代偿性体位性低血压。
-
心脏超声:
- 左室射血分数(EF)>50%可排除心源性低血压,若发现主动脉瓣狭窄(AVA<1.0 cm²)提示机械性梗阻因素。
-
倾斜试验:
- 阳性标准:血压下降伴晕厥前兆,且排除心律失常,确诊自主神经调节障碍。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血常规:
- 血红蛋白<120 g/L:提示贫血相关性低血压,需排查消化道出血/营养不良。
- 红细胞压积升高(Hct>50%):提示脱水导致相对性低血压。
-
电解质:
- 血钠<135 mmol/L:提示低血容量或SIADH可能,需评估利尿剂使用情况。
- 血钾<3.5 mmol/L:提示药物(利尿剂)或醛固酮异常导致的电解质紊乱。
-
内分泌指标:
- 晨起皮质醇<5 μg/dL:提示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Addison病)。
- TSH>10 mIU/L伴FT4降低:提示甲状腺功能减退相关性低血压。
-
自主神经功能检测:
- Valsalva动作Ⅱ期血压恢复延迟:提示交感神经反射弧受损。
- 深呼吸心率变异<15次/分:提示副交感神经功能障碍。
-
药物浓度检测:
- 地高辛浓度>2 ng/mL:提示洋地黄中毒可能导致的低血压。
四、总结
- 诊断核心在于持续血压监测与诱因追溯,需注意区分生理性低血压与病理性状态。
- 检查策略优先排除危及生命的病因(心梗/大出血),再系统评估内分泌及神经系统功能。
- 实验室异常需结合临床表现解读,如孤立性低钠血症可能提示隐匿性利尿剂滥用。
参考文献:
《ESC晕厥诊断与管理指南》(2018)
《Braunwald心脏病学》(第11版)
ICD-11临床实施指南(2022修订版)
《内分泌学临床实践》(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