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其他特指的大折返房性心动过速Other specified Macro reentrant atrial tachycardia

更新时间:2025-06-19 01:15:19
编码BC81.2Y

关键词

索引词Macro reentrant atrial tachycardia、其他特指的大折返房性心动过速
缩写大折返房速、MACRT
别名大回路房速、大型折返房性心动过速

其他特指的大折返房性心动过速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心腔内电生理标测
      • 三维电解剖标测(如CARTO或EnSite系统)明确显示心房内存在闭合折返环路,环路周长≥240ms,且折返路径围绕特定解剖屏障(如外科瘢痕、瓣膜环或补片)。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心电图特征
      • 规律心房率(150-250次/分钟),P波形态异常或缺失,代之以锯齿状F波或规律心房激动波。
      • 房室传导比例可变(2:1至4:1),心室率通常<150bpm。
    • 排除其他类型
      • 排除三尖瓣峡部依赖性房扑(典型房扑)、局灶性房速及心房颤动。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指标)

    • 临床表现
      • 心悸(70%-90%病例)伴突发突止特征
      • 活动耐量下降(60%-80%病例)
    • 影像学/电生理特征
      • 心脏MRI显示心房瘢痕(延迟强化区域)
      • 心内电压标测显示低电压区(<0.5mV)构成折返边界
    • 诱发因素
      • 心脏手术史(尤其涉及心房操作)
      • 器质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心脏淀粉样变性等)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无创检查] A --> C[有创检查] B --> B1[12导联心电图] B --> B2[24小时动态心电图] B --> B3[经胸超声心动图] B --> B4[心脏MRI] C --> C1[心腔内电生理检查] C --> C2[三维电解剖标测] C --> C3[激动顺序标测]

  1. 检查项目判断逻辑
    • 12导联心电图
      • 判断逻辑:识别规律心房激动波(F波)及房室传导比例,排除典型房扑(Ⅱ、Ⅲ、aVF导联负向锯齿波)。
      • 异常意义:心房率>150次/分钟+异常P波形态支持MRAT诊断。
    • 24小时动态心电图
      • 判断逻辑:捕捉阵发性发作,分析发作起始/终止模式(温醒/冷却现象提示折返机制)。
    • 心脏MRI
      • 判断逻辑:延迟强化显像识别心房瘢痕分布,瘢痕位置与电生理标测折返路径一致可确诊。
    • 三维电解剖标测
      • 判断逻辑:构建激动传播图,显示首尾相接的激动环路(>95%周长为激动期)即可确诊。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正常参考值 异常意义
高敏肌钙蛋白I <15 ng/L >50 ng/L提示心肌损伤,需排除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
NT-proBNP <125 pg/mL(<75岁) >300 pg/mL提示心房牵张或心功能不全,与心动过速持续时间正相关
C反应蛋白 <5 mg/L >20 mg/L提示炎症活动,见于合并心肌炎或术后炎症反应
血清钾 3.5-5.0 mmol/L <3.5 mmol/L增加折返风险,>5.5 mmol/L抑制传导易促发心律失常
TSH 0.4-4.0 mIU/L <0.1 mIU/L提示甲亢性心房电不稳定,需补充甲状腺功能检查
抗YOP抗体 阴性(滴度<1:80) ≥1:160提示近期耶尔森菌感染史(需排查感染后MRAT)

关键解读


四、诊断流程总结

  1. 初筛: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捕捉发作期特征。
  2. 病因排查:心脏MRI评估心房基质+实验室检查(电解质/甲状腺功能/炎症标志物)。
  3. 确诊:三维电解剖标测明确折返路径(金标准)。
  4. 鉴别重点:与瘢痕介导性房速(BC81.22)及非峡部依赖性房扑(BC81.21)区分。

参考文献

条目三尖瓣峡部依赖性大折返性心动过速BC81.20
条目非疤痕性、非峡部依赖性大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BC81.21
条目疤痕介导性大折返房性心动过速BC81.22
条目其他特指的大折返房性心动过速BC81.2Y
条目未特指的大折返房性心动过速BC81.2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