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升主动脉夹层形成及越过主动脉弓伴破裂Thoracic aortic dissection, ascending aorta dissection and propagation beyond arch with rupture
更新时间:2025-06-18 21:02:07
关键词
索引词Thoracic aortic dissection, ascending aorta dissection and propagation beyond arch with rupture、胸、升主动脉夹层形成及越过主动脉弓伴破裂
别名胸主动脉夹层伴破裂、升主动脉夹层并越过主动脉弓伴破裂、胸升主动脉夹层伴破裂
胸、升主动脉夹层形成及越过主动脉弓伴破裂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CT血管造影(CTA):显示主动脉内膜撕裂、真假腔分离伴造影剂外溢(破裂征象)。
- 手术/尸检病理:直接证实主动脉壁全层破裂及夹层扩展至主动脉弓远端。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典型疼痛:突发剧烈撕裂样胸痛(前胸部)并向背部/腹部放射。
- 破裂征象:
- 低血容量性休克(收缩压<90 mmHg + 意识障碍)。
- 胸腔/心包积液(CT显示高密度积血)。
- 影像学确诊:CTA/MRI证实夹层累及升主动脉并扩展超过主动脉弓。
-
支持条件(增强诊断依据):
- 血压不对称:双上肢收缩压差>20 mmHg(敏感性30-50%)。
-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舒张期杂音(发生率40-60%)。
- D-二聚体:>0.5 μg/mL(敏感性>95%,阴性预测值99%)。
- 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史、马凡综合征、主动脉瓣二叶畸形。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评估] --> B1(生命体征监测)
A --> B2(心电图)
A --> B3(床旁超声)
B1 --> C1[血压不对称]
B2 --> C2[排除心梗]
B3 --> C3[心包积液/主动脉扩张]
D[确诊检查] --> E1(CT血管造影)
D --> E2(经食管超声)
E1 --> F1[内膜片/真假腔/破裂]
E2 --> F2[升主动脉夹层细节]
G[术前评估] --> H1(冠脉CTA)
G --> H2(神经系统检查)
判断逻辑
-
CT血管造影(CTA):
- 阳性标准:
- 内膜片分隔真/假腔
- 造影剂外溢(破裂直接证据)
- 夹层扩展至主动脉弓以远
- 优先级:首诊首选(敏感性>95%),需在20分钟内完成
-
经食管超声(TEE):
- 适用场景: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床旁5分钟出结果)
- 关键征象:
- 升主动脉内膜撕裂(深度>10 mm)
- 心包积血(舒张期无回声区>10 mm)
-
D-二聚体:
- <0.5 μg/mL可基本排除急性夹层(阴性预测值99%)
-
5 μg/mL提示高破裂风险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异常阈值 |
临床意义 |
处理建议 |
D-二聚体 |
>0.5 μg/mL |
提示急性血管损伤/血栓形成,阴性可排除夹层 |
阴性无需影像复查;阳性需紧急CTA |
乳酸 |
>2.0 mmol/L |
组织灌注不足(休克早期),每升高1mmol/L死亡率增25% |
立即液体复苏+血压控制 |
血红蛋白 |
<10 g/dL |
活动性出血(每小时下降>1g/dL提示破裂出血) |
备血4单位+手术准备 |
肌钙蛋白I |
>0.04 ng/mL |
冠脉受累(A型夹层发生率19%),提示需同期冠脉搭桥 |
术中冠脉评估 |
凝血酶原时间 |
>15秒 |
消耗性凝血病(破裂出血并发症) |
补充FFP+血小板 |
四、诊断流程总结
- 高度怀疑标准:突发撕裂样胸痛 + 血压不对称/休克 → 立即查D-二聚体+床旁超声
- 确诊:D-二聚体阳性 → 10分钟内完成CTA(或TEE)
- 破裂处置:
- 收缩压控制:100-120 mmHg(β受体阻滞剂+硝普钠)
- 禁止抗凝/抗血小板
- 直接送手术室(从确诊到开胸<90分钟)
参考文献:
- 《2022 ACC/AHA主动脉疾病诊断和管理指南》
- 《ESC 2021胸主动脉疾病立场声明》
-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动脉夹层诊断治疗共识》
- IRAD(国际主动脉夹层注册研究)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