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肺源性心脏病或肺循环疾病Unspecified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or diseases of pulmonary circulation 更新时间:2025-06-18 21:02:10 关键词 索引词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or diseases of pulmonary circulation、未特指的肺源性心脏病或肺循环疾病
展开 未特指的肺源性心脏病或肺循环疾病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右心功能不全客观证据 :
超声心动图显示右心室扩大(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33mm)或右心室壁增厚(≥5mm)。
心导管检查测得平均肺动脉压≥25 mmHg(静息状态下)。
基础肺部疾病证据 :
肺功能检查证实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FEV1/FVC<70%)、间质性肺病(DLco<60%预测值)或其他结构性肺病。
支持条件(临床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进行性呼吸困难(mMRC分级≥2级)伴活动耐力下降。
体征: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肢凹陷性水肿。
影像学支持 :
胸部CT显示肺动脉主干扩张(直径≥29mm)或肺血管截断征。
心电图V1导联R/S≥1,或V1-V3导联T波倒置。
阈值标准 :
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存在基础肺部疾病(必须条件第二条)
右心功能不全证据(必须条件第一条)
若无法行心导管检查,需满足以下三项:
超声心动图提示肺动脉收缩压≥40 mmHg
NT-proBNP≥300 pg/mL
典型临床表现至少两项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影像学检查]
A --> C[心肺功能评估]
A --> D[实验室检测]
B --> B1(胸部X线)
B --> B2(超声心动图)
B --> B3(胸部CT肺动脉造影)
C --> C1(肺功能测试)
C --> C2(6分钟步行试验)
C --> C3(心肺运动试验)
D --> D1(动脉血气分析)
D --> D2(血BNP检测)
D --> D3(D-二聚体)
判断逻辑 :
超声心动图 :
右心室流出道加速时间<105ms提示肺动脉高压
三尖瓣反流速度≥3.4 m/s估算肺动脉收缩压≥50 mmHg
需排除左心疾病导致的继发性改变
心肺运动试验 :
峰值摄氧量(VO2 max)<15 mL/kg/min提示严重功能受限
通气效率(VE/VCO2斜率)>36提示预后不良
D-二聚体检测 :
500 μg/L需排查急性肺栓塞
慢性期正常值不能排除诊断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异常标准
临床意义
动脉血气分析
PaO2<60 mmHg(不吸氧)
提示严重气体交换障碍,需警惕II型呼吸衰竭(当PaCO2>50 mmHg时)
NT-proBNP
>300 pg/mL
右心室压力负荷过重的敏感指标,>1400 pg/mL提示预后不良
全血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16.5 g/dL(男性)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提示慢性缺氧代偿
肝功能
ALT/AST升高伴总胆红素增高
右心衰竭导致肝淤血,需与病毒性肝炎鉴别
凝血功能
INR延长(>1.5)
肝功能受损导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增加出血风险
血清肌钙蛋白
超敏肌钙蛋白T>14 ng/L
提示心肌损伤,与急性右心室缺血相关
四、鉴别诊断要点
与左心疾病鉴别 :
左心疾病BNP升高更显著(通常>1000 pg/mL)
超声显示左心室收缩功能异常(LVEF<50%)
与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鉴别 :
肺通气/灌注扫描显示不匹配的灌注缺损
CT肺动脉造影可见慢性血栓征象
与特发性肺动脉高压鉴别 :
依据来源 :
2022 ESC/ERS肺动脉高压诊断治疗指南
《实用内科学》(第16版)肺源性心脏病章节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源性心脏病诊治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