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未特指的十二指肠疾病Unspecified Diseases of duodenum

更新时间:2025-06-18 18:39:00
编码DA5Z

关键词

索引词Diseases of duodenum、未特指的十二指肠疾病、十二指肠疾患、十二指肠疾病 NOS、十二指肠造影 NOS
缩写未特指十二指肠疾病、十二指肠疾病NOS
别名Duodenal-Disease-NOS

未特指的十二指肠疾病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内镜直视下黏膜异常
      • 十二指肠黏膜可见充血、水肿、糜烂或溃疡形成(需排除特异性病变如克罗恩病、结核)。
    • 组织病理学阴性排除
      • 活检标本无恶性肿瘤、肉芽肿性病变或寄生虫感染证据。
  2. 支持条件(临床与实验室依据)**

    • 典型症状持续≥4周
      • 上腹痛(空腹加重,进食缓解)、消化不良、恶心呕吐。
    • 幽门螺杆菌感染证据
      • 尿素呼气试验阳性或粪便抗原检测阳性。
    • 影像学异常
      • 钡餐造影显示十二指肠激惹征(钡剂快速通过)、皱襞增粗或变形。
  3. 阈值标准

    • 确诊:满足"必须条件"中两项(内镜+病理排除)。
    • 高度疑似:满足"必须条件"中一项(内镜或病理)且符合≥2项支持条件。

二、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项目树
├─ 1. 一级检查(核心确诊手段)
│ ├─ 1.1 胃十二指肠镜(金标准)
│ └─ 1.2 黏膜活检(组织病理学)
├─ 2. 二级检查(病因筛查)
│ ├─ 2.1 幽门螺杆菌检测(呼气试验/粪便抗原)
│ └─ 2.2 全血细胞分析(评估贫血)
├─ 3. 三级检查(并发症评估)
│ ├─ 3.1 腹部超声(排除胆道疾病)
│ └─ 3.2 CT小肠成像(评估肠壁增厚/梗阻)
└─ 4. 四级检查(鉴别诊断)
├─ 4.1 血清IgG4(排除自身免疫性肠病)
└─ 4.2 粪钙卫蛋白(评估炎症活动度)

判断逻辑

  1. 胃十二指肠镜
    • 发现黏膜充血/糜烂时需立即取活检,区分炎症类型(如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提示过敏)。
  2. 幽门螺杆菌检测
    • 阳性结果需启动根除治疗,阴性者需排查NSAIDs使用史。
  3. CT小肠成像
    • 肠壁增厚>3mm且伴分层强化时,需警惕肿瘤可能。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测项目 异常值 临床意义 处理建议
血红蛋白 <120 g/L(男)<110 g/L(女) 提示慢性失血性贫血 完善粪隐血,内镜复查
粪隐血试验 阳性 活动性黏膜损伤 紧急内镜评估出血源
血清铁蛋白 <30 μg/L 铁储备不足(慢性失血) 补铁治疗+病因排查
CRP >10 mg/L 非特异性炎症活动 需排除感染性肠病
IgE >100 IU/mL 提示过敏相关性十二指肠炎 行食物过敏原筛查

四、总结

参考文献

  1. ICD-11消化系统疾病分类标准(WHO,2022)
  2. 《胃肠病学》(AGA临床实践指南2023)
  3. 《幽门螺杆菌感染管理马斯特里赫特Ⅶ共识》(Gut,2022)
关联十二指肠肿瘤指向它处
条目获得性十二指肠解剖结构改变DA50
条目十二指肠炎DA51
条目十二指肠血管性疾病DA52
条目十二指肠息肉DA53
条目十二指肠溃疡DA63
条目十二指肠结构发育异常LB14
条目其他特指的十二指肠疾病DA5Y
条目未特指的十二指肠疾病DA5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