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未特指的食管血管性疾病Unspecified Vascular disorders of the oesophagus

更新时间:2025-06-19 03:50:25
编码DA26.Z

关键词

索引词Vascular disorders of the oesophagus、未特指的食管血管性疾病、食管血管性疾病
缩写WEVD
别名未特指食管血管病、未明确的食管血管疾病、未明确食管血管病、未指定的食管血管性疾病、未指定食管血管病、不明原因的食管血管病、不明原因食管血管病

未特指的食管血管性疾病(DA26.Z)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内镜下组织病理学诊断
      • 内镜活检显示食管黏膜下层异常血管结构(如扩张血管腔/血管内皮增生),且排除静脉曲张、血管发育不良等特指病变。
      • 需满足:无门脉高压证据(肝功正常/影像学无肝硬化)、无遗传性血管疾病史(如HHT)。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内镜特征
      • 黏膜下蓝色/紫红色隆起,表面黏膜完整(区别于溃疡性病变)。
      • 病变范围局限(非弥漫性),直径≥5mm。
    • 影像学支持
      • CT/MRI增强扫描显示局灶性食管壁强化灶(动脉期明显强化)。
      • 超声内镜(EUS)证实病变位于黏膜下层,血流信号丰富。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临床表现
      • 反复少量上消化道出血(呕咖啡色物/黑便)伴缺铁性贫血(Hb<110g/L)。
      • 吞咽困难(固体食物为主)或胸骨后压迫感(非烧灼性)。
    • 排除标准
      • 无门脉高压(门静脉宽度<13mm,血小板>100×10⁹/L)。
      • 无结缔组织病(抗核抗体阴性)。
  4. 阈值标准

    • 符合"金标准"或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必须条件(内镜+影像学特征)。
      • 支持条件(临床表现+排除标准)。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一级筛查 → 二级确诊 → 三级鉴别

├─ 一级筛查(无创)
│ ├─ 血常规+铁代谢(筛查贫血)
│ ├─ 凝血功能(PT/APTT)
│ └─ X线钡餐(黏膜皱襞评估)

├─ 二级确诊(侵入性)
│ ├─ 胃镜(黏膜下病变可视化)
│ └─ 超声内镜(EUS)(病变深度/血流评估)

└─ 三级鉴别(专项排除)
├─ 腹部增强CT(门脉高压/肝硬化排除)
├─ 血管造影(DSA)(活动性出血定位)
└─ HLA-B27/抗核抗体(自身免疫病排除)

判断逻辑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血常规

    • 血红蛋白降低(<110g/L):
      • 意义:提示慢性失血,需补充铁剂并评估出血频率。
      • 处理:Hb<70g/L时考虑输血。
    • 网织红细胞升高(>2%):
      • 意义:骨髓代偿性增生,支持隐匿性出血。
  2. 铁代谢指标

    • 血清铁蛋白降低(<15μg/L):
      • 意义:确诊缺铁性贫血,需追溯出血源。
      • 处理:口服铁剂3个月后复查。
  3. 凝血功能

    • PT/APTT异常
      • 意义:提示凝血障碍(非本病典型表现),需排查肝病或药物影响。
      • 处理:若INR>1.5,暂停抗凝药物。
  4. 免疫学检查

    • 抗核抗体阳性
      • 意义:可能为继发性血管炎,需转诊风湿科。

四、总结

参考文献

条目食管静脉曲张DA26.0
条目食管血管发育不良或动静脉畸形DA26.1
条目食管壁内出血DA26.2
条目胃-食管撕裂-出血综合征DA26.3
条目其他特指的食管血管性疾病DA26.Y
条目未特指的食管血管性疾病DA26.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