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未特指的红斑狼疮Unspecified Lupus erythematosus

更新时间:2025-06-18 19:41:35
编码4A40.Z

关键词

索引词Lupus erythematosus、未特指的红斑狼疮、红斑狼疮、LE[红斑狼疮]
缩写SLE、LE
别名狼疮、蝶形红斑

未特指的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免疫学标志物阳性
      • 抗核抗体(ANA)滴度≥1:80(间接免疫荧光法)。
      • 至少一项特异性自身抗体阳性:抗双链DNA抗体(ELISA法阳性)、抗Sm抗体(免疫印迹法阳性)或抗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抗心磷脂抗体)。
  2. 支持条件(临床与实验室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需满足≥4项):
      • 皮肤表现:蝶形红斑、盘状红斑或光敏感。
      • 关节炎:非侵蚀性关节炎累及≥2个外周关节。
      • 浆膜炎:胸膜炎或心包炎(影像学或听诊证实)。
      • 血液系统异常: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 肾脏损害:持续性蛋白尿(>0.5 g/24h)或细胞管型。
    • 组织病理学证据
      • 皮肤活检显示基底膜IgG/IgM沉积(狼疮带试验阳性)。
      • 肾脏活检符合狼疮性肾炎病理分型(ISN/RPS标准)。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且满足≥4项临床标准(按2019年SLICC分类标准)可确诊。
    • 若缺乏组织病理证据,需满足抗双链DNA抗体阳性+补体C3/C4下降+≥3项临床标准。

二、辅助检查

  1. 实验室检查树

    ┌──────────────────────┐
    │ 核心免疫学检查 │
    │ ├─抗核抗体(ANA) │
    │ ├─抗双链DNA抗体 │
    │ └─抗ENA谱(含抗Sm抗体) │

    │ 炎症与脏器功能评估 │
    │ ├─补体C3/C4 │
    │ ├─血沉(ESR)/CRP │
    │ ├─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 │
    │ └─肝肾功能 │

    │ 特殊检查 │
    │ ├─抗磷脂抗体谱 │
    │ ├─皮肤活检(狼疮带试验)│
    │ └─肾脏活检 │
    └──────────────────────┘

  2. 判断逻辑

    • ANA筛查:阴性结果可基本排除红斑狼疮(特异性>95%)。
    • 抗双链DNA抗体
      • 高滴度(>1:320)提示活动性狼疮性肾炎。
      • 动态监测可反映疾病活动度。
    • 补体水平
      • C3<79 mg/dL、C4<16 mg/dL提示免疫复合物沉积活跃。
      • 补体水平与抗双链DNA抗体联用可评估治疗反应。
    • 肾脏活检
      • 对蛋白尿>0.5 g/天或血尿+红细胞管型者强制建议。
      • ISN/RPS分型指导免疫抑制剂选择。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1. 免疫学指标

    • 抗核抗体(ANA)阳性
      • 滴度≥1:160时高度提示结缔组织病。
      • 需结合核型(均质型/周边型与抗dsDNA相关)。
    • 抗Sm抗体阳性
      • 特异性>99%,但敏感性仅20-30%。
      • 阳性者需警惕神经系统受累风险。
  2. 炎症指标

    • CRP显著升高(>10 mg/L):
      • 提示合并感染或浆膜炎急性发作。
    • ESR>60 mm/h
      • 反映疾病活动性,但需排除贫血影响。
  3. 血液系统指标

    • 血小板<100×10⁹/L
      • 警惕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或TTP风险。
    • 淋巴细胞<1.0×10⁹/L
      • 提示免疫抑制剂需减量。
  4. 尿液检查

    • 尿蛋白/肌酐比>0.5
      • 需启动肾脏保护治疗(ACEI/ARB)。
    • 尿沉渣红细胞管型
      • 提示活动性狼疮性肾炎(IV型多见)。

四、总结

参考文献

条目系统性红斑狼疮4A40.0
条目药物性红斑狼疮4A40.1
条目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EB50
条目慢性皮肤型红斑狼疮EB51
条目新生儿红斑狼疮KA07.0
条目其他特指的红斑狼疮4A40.Y
条目未特指的红斑狼疮4A40.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