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血管炎Unspecified Vasculitis 更新时间:2025-06-19 02:19:40 关键词 索引词 Vasculitis、未特指的血管炎、血管炎
展开 未特指的血管炎 (4A44.Z) 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金标准(确诊依据) :
组织活检病理学证据 :
血管壁显示炎症细胞浸润(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
典型病理改变:纤维素样坏死、血管壁破坏、肉芽肿形成(如存在)
免疫荧光检测显示免疫复合物沉积(IgG/IgM/C3)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多系统受累证据 :
≥2个器官系统出现血管炎相关损伤(如皮肤+肾脏/神经+关节)
排除特定血管炎类型 :
ANCA检测阴性(排除ANCA相关性血管炎)
无巨细胞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等特征性表现
持续炎症标志物升高 :
CRP > 10 mg/L 且 ESR > 30 mm/h(持续≥4周)
支持条件(临床辅助依据) :
典型三联征 (满足任意两项):
不明原因发热(体温≥38℃持续1周)
体重减轻(>5%基础体重/3个月)
皮肤血管炎表现(紫癜/溃疡/网状青斑)
器官特异性阈值 :
肾脏:蛋白尿 > 500 mg/24h 或 血尿(>5 RBC/HPF)
神经:新发感觉运动障碍(EMG/NCV证实)
肺部:CT显示多发结节/空洞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体系] --> B[实验室检查]
A --> C[影像学检查]
A --> D[病理学检查]
B --> B1[炎症标志物:CRP/ESR]
B --> B2[自身抗体:ANCA/ANA/RF]
B --> B3[尿液分析:蛋白尿/血尿]
C --> C1[血管造影:DSA/MRA]
C --> C2[CT:肺部/腹部]
C --> C3[MRI:CNS/肌肉]
D --> D1[皮肤活检]
D --> D2[肾活检]
D --> D3[神经/肌肉活检]
判断逻辑 :
实验室初筛 :
CRP/ESR升高 → 提示活动性炎症 → 需排查感染/肿瘤
ANCA阴性 + ANA低滴度 → 支持非特异性血管炎
影像学定位 :
肺部CT显示多发结节 → 需活检排除肉芽肿性疾病
DSA发现血管狭窄 → 结合临床排除动脉粥样硬化
病理确诊路径 :
皮肤活检阳性 → 可初步诊断
肾活检显示局灶坏死性肾小球肾炎 → 确诊血管炎性肾损
活检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 → 重复取材或多部位活检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异常阈值
临床意义
处理建议
CRP
>10 mg/L
疾病活动标志,>50 mg/L提示重症
启动免疫抑制治疗,监测治疗反应
ESR
>30 mm/h
炎症持续状态,>100 mm/h需警惕感染/肿瘤
排查继发因素,重复检测
ANCA
阳性
排除未特指血管炎(指向特定ANCA相关性血管炎)
重新评估分类诊断
补体(C3/C4)
降低
提示免疫复合物沉积,见于低补体血症性血管炎
检测冷球蛋白,评估肾脏受累
蛋白尿
>500 mg/24h
肾脏受累早期标志,>3.5 g/24h提示肾病综合征
肾活检+免疫抑制剂保护肾功能
血尿
>5 RBC/HPF
肾小球源性损伤,伴红细胞管型提示急进性肾炎
紧急肾评估,必要时血浆置换
白细胞计数
>11×10⁹/L
活动期常见,>20×10⁹/L需排除感染
血培养+广谱抗生素覆盖
四、诊断流程总结
核心路径 :
满足必须条件 (多系统损害+排除特定类型+持续炎症)
获得金标准 病理证据(优先浅表易取材部位如皮肤/肌肉)
鉴别重点 :
ANCA阴性需排除:感染性心内膜炎、淋巴瘤、结缔组织病继发血管炎
病理不典型时:重复活检或多部位联合取材(皮肤+肾/神经+肌肉)
治疗关联 :
确诊后根据器官累及程度分级治疗(轻症:糖皮质激素;重症:环磷酰胺/生物制剂)
参考文献 :
ACR/EULAR 2022《血管炎分类标准》
KDIGO《血管炎肾损伤管理指南》
Chapel Hill《血管炎命名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