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间日疟伴其他并发症Other Malaria due to Plasmodium vivax

更新时间:2025-06-18 16:47:06
编码1F41.Y

关键词

索引词Malaria due to Plasmodium vivax、间日疟伴其他并发症
缩写间日疟并发症、Plasmodium-vivax-malaria-with-complications
别名良性疟疾伴并发症、良性疟并发其他病症、间日疟引发的并发症、间日疟引起的其他症状、P-vivax-malaria-with-complications

疟疾(无寄生虫学证实)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必须条件(临床诊断核心依据)

    • 典型疟疾症状
      • 周期性或间歇性发热(体温≥38.5°C),伴寒战、大汗,每24-72小时发作一次。
      • 伴随症状:头痛、肌痛、乏力、恶心/呕吐。
    • 流行病学暴露史
      • 发病前7-30天内有疟疾流行区(如非洲、东南亚、南美洲)旅居史。
      • 或近期有输血史、蚊虫叮咬史(尤其按蚊活跃区域)。
  2. 支持条件(辅助证据)

    • 血液检查异常
      • 血小板减少(<150×10^9/L),C反应蛋白升高(>50 mg/L)。
      • 血红蛋白下降(男性<13g/dL,女性<12g/dL),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
    • 影像学支持
      • 腹部超声显示脾肿大(脾长径>12cm)或肝肿大(肝右叶斜径>14cm)。
    • 治疗性诊断
      • 规范抗疟治疗(如青蒿素类)后24-48小时内体温下降、症状缓解。
  3. 排除标准

    • 血涂片、快速诊断试验(RDT)或PCR未检出疟原虫(需重复2次以上检测)。
    • 排除其他发热性疾病(如伤寒、登革热、败血症)。

二、辅助检查项目树

疟疾临床诊断评估
├── 一级检查(必做)
│ ├── 血常规(血小板、血红蛋白)
│ ├── 厚/薄血涂片(3次,间隔8-12小时)
│ └── 快速疟疾诊断试验(HRP-2/pLDH抗原检测)
├── 二级检查(支持诊断)
│ ├── C反应蛋白(CRP)
│ ├── 肝功能(胆红素、转氨酶)
│ └── 腹部超声(脾/肝大小评估)
└── 三级检查(鉴别诊断)
├── 血培养(排除细菌性败血症)
├── 登革热NS1抗原/IgM检测
└── 胸部X线(排除肺部感染)

判断逻辑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血液学指标

    • 血小板减少(<150×10^9/L):疟原虫感染导致脾脏扣押和破坏增加,需动态监测出血风险。
    • 血红蛋白下降:溶血性贫血提示大量红细胞破坏,Hb<7g/dL需输血支持。
    • 白细胞正常或偏低:与病毒性感染不同,细菌感染时白细胞常显著升高。
  2. 炎症标志物

    • CRP>50 mg/L:提示全身炎症反应,但缺乏特异性,需结合临床判断。
  3. 肝功能异常

    • 总胆红素升高(>2mg/dL):以非结合胆红素为主,反映溶血程度。
    • ALT/AST轻度升高(<3倍正常值):肝细胞受损,需排除肝炎病毒感染。
  4. 治疗监测指标

    • 发热曲线改善:有效抗疟治疗后48小时内体温应呈下降趋势。
    • 血小板回升:治疗3-5天后血小板计数逐步恢复提示病情控制。

四、诊断流程总结

参考文献

条目间日疟伴脾破裂1F41.0
条目间日疟伴其他并发症1F41.Y
条目间日疟不伴并发症1F41.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