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毒性肝炎,未特指的Unspecified Chronic viral hepatitis 更新时间:2025-06-18 19:45:54 关键词 索引词 Chronic viral hepatitis、慢性病毒性肝炎,未特指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慢性无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病毒感染、慢性肝炎伴肝硬变
展开 别名 慢乙肝、慢丙肝、慢丁肝、慢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慢性、慢性-病毒性-肝炎-未特指
展开 慢性病毒性肝炎,未特指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金标准
肝组织病理学检查 :
肝活检显示持续性肝细胞炎症坏死(界面性肝炎)伴淋巴滤泡形成,病程≥6个月
排除其他明确病因(酒精性、药物性、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必须条件
病毒学证据 :
血清HBsAg阳性或抗-HCV阳性,但无法明确病毒类型(如HCV RNA阴性或HBV DNA低水平)
持续肝功能异常 :
ALT/AST持续升高(>正常上限1.5倍)超过6个月
排除其他肝病 :
自身免疫抗体(ANA、ASMA)阴性
血清铜蓝蛋白、铁蛋白正常
支持条件
临床表现 (需满足≥2项):
乏力/食欲减退持续>3个月
右上腹隐痛或肝区压痛
黄疸(总胆红素>34.2 μmol/L)
血清学标志 :
IgG升高(>16 g/L)
球蛋白>30 g/L
影像学特征 :
超声显示肝实质回声增粗
肝脏硬度检测(LSM)≥7.4 kPa
确诊阈值
必须满足所有"必须条件" + ≥1项"金标准"
或满足所有"必须条件" + ≥3项"支持条件"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筛检查] --> B[血清学检测]
A --> C[肝功能]
A --> D[影像学]
B --> E[HBsAg/抗-HCV]
B --> F[HBV DNA/HCV RNA]
B --> G[HDV抗体]
C --> H[ALT/AST]
C --> I[胆红素]
C --> J[白蛋白/PT]
D --> K[腹部超声]
D --> L[肝脏弹性成像]
D --> M[CT/MRI]
L --> N[纤维化分期]
判断逻辑
血清学检测 :
HBsAg/抗-HCV阳性但病毒载量低→提示隐匿感染
所有病毒标志物阴性→需排查其他肝炎病毒(如HEV)
肝功能组合 :
ALT/AST持续↑ + 白蛋白↓→肝细胞损伤
胆红素↑ + PT延长>3秒→肝功能失代偿风险
影像学阶梯应用 :
超声发现回声增粗→启动弹性成像
LSM≥9.5 kPa→提示肝硬化(需肝活检确认)
发现肝占位→增强CT/MRI排查肝癌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参考范围
异常意义
ALT
<40 U/L
>80 U/L持续6月→活动性肝炎;>200 U/L→急性发作
AST/ALT比值
<0.8
>1.0→提示纤维化进展;>2.0→肝硬化可能
总胆红素
3.4-20.5 μmol/L
>34.2 μmol/L→肝细胞坏死;结合胆红素占比>50%→胆汁淤积
白蛋白
35-55 g/L
<35 g/L→合成功能下降;<28 g/L→失代偿风险
PT
11-14秒
延长>3秒→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延长>6秒→出血风险
HBV DNA
<20 IU/mL
200-2000 IU/mL→低复制状态;>2000 IU/mL→需抗病毒治疗
HCV RNA
未检出
间歇性阳性→隐匿感染;持续阳性→需基因分型
IgG
7-16 g/L
>16 g/L→免疫激活状态;>20 g/L→需排查自身免疫重叠
肝硬度值(LSM)
2.5-7.4 kPa
7.4-9.5 kPa→显著纤维化(F2-3);>9.5 kPa→肝硬化(F4)
四、总结
诊断核心 :结合持续肝功能异常+病毒血清学证据+排除其他肝病
关键检查 :肝活检为金标准,弹性成像用于无创纤维化评估
治疗指征 :ALT持续↑+显著纤维化(LSM≥7.4 kPa)需启动抗病毒治疗
参考文献 :
AASLD《慢性乙型肝炎管理指南》(2024)
EASL《丙型肝炎治疗推荐》(2023)
WHO《病毒性肝炎全球防控战略》
《中华肝脏病杂志》慢性肝炎诊断共识(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