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猪囊尾蚴病Unspecified Cysticercosis
更新时间:2025-06-18 19:09:10
关键词
索引词Cysticercosis、未特指的猪囊尾蚴病、猪囊尾蚴病、囊尾蚴病、囊虫病
别名不明部位猪囊虫病、非特指猪囊尾蚴感染、未分类猪囊尾蚴病、Unclassified-cysticercosis
未特指的猪囊尾蚴病 (1F70.Z) 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影像学特征性表现:
- 头颅/全身CT或MRI显示多发囊性病灶,典型表现为"脑内靶征"(头节显影)或钙化结节(陈旧性感染)。
- 超声检查发现皮下/肌肉组织内无回声囊性结构(直径5-20mm),伴或不伴头节钙化。
- 病原学证据:
- 手术切除标本病理检查发现猪囊尾蚴特异性结构(吸盘、小钩、囊壁分层)。
-
支持条件(临床与实验室依据):
- 血清学检测阳性:
- ELISA法检测囊尾蚴特异性抗体(灵敏度70%-90%,特异度>85%)。
- 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到50-55kDa或8kDa抗原条带(金标准检测)。
- 典型三联征:
- 癫痫发作(60%)、皮下可移动结节(30%)、颅内压增高征(头痛/呕吐,40%)。
-
阈值标准:
- 确诊:符合任一项必须条件。
- 高度疑似:血清学双阳性(ELISA+免疫印迹)合并至少两项支持条件。
二、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树:
└─影像学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
│ ├─头颅MRI(增强+压水序列)
│ └─头颅CT(平扫+骨窗)
├─全身扫描
│ ├─肌肉超声(高频探头)
│ └─胸腹部CT(软组织窗)
└─眼科专项
├─B超(眼内囊肿定位)
└─OCT(视网膜层析)
-
判断逻辑:
- MRI特征分期:
- 活动期:T2高信号水肿环+环形强化,头节呈点状强化(需与结核瘤鉴别)。
- 退变期:囊肿皱缩,周围水肿加重,占位效应明显。
- 钙化期:T1/T2低信号,无强化(需与脑结核钙化鉴别)。
- 超声动态观察:
- 活动性囊肿:囊壁薄(<2mm),内见头节运动(探头加压后观察)。
- 钙化结节:后方声影,无血流信号(需与脂肪瘤鉴别)。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血清学检查:
- ELISA抗体阳性:
- 提示现症感染或既往感染(需结合IgG亚类分析:IgG4阳性提示活动性感染)。
- 假阳性可能:血吸虫病(交叉反应率15%)、包虫病(交叉反应率5%)。
- 免疫印迹阳性:
- 特异性诊断指标(>98%),但阴性结果不能排除感染(检测窗口期约3个月)。
-
脑脊液检查:
- 嗜酸性粒细胞>5%:提示寄生虫感染可能(需排除脑膜癌病)。
- 囊尾蚴抗原检测:阳性率约50%(与病灶活动性相关)。
-
血常规:
- 嗜酸性粒细胞增高(>0.5×10⁹/L):提示寄生虫感染可能(非特异性)。
-
病理学检查:
- 头节小钩计数:猪囊尾蚴具22-32个小钩(区别于牛带绦虫的18-20个)。
四、总结
- 确诊优先影像学证据(MRI显示头节),病理学为金标准。
- 鉴别重点:活动期病灶需与脑脓肿、胶质瘤鉴别;钙化期需与结核性肉芽肿鉴别。
- 实验室价值:血清学双阳性支持诊断,但需注意流行区人群基础抗体阳性率可达5%-10%。
参考文献:
WHO《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诊断指南》(2023版)
《中国囊尾蚴病诊疗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寄生虫病分会,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