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病原学检查]
A --> C[临床评估]
A --> D[特殊检查]
B --> B1[KOH湿片镜检]
B --> B2[真菌培养]
B --> B3[PCR检测]
C --> C1[皮损形态评估]
C --> C2[瘙痒程度评分]
D --> D1[Wood灯检查]
D --> D2[皮肤镜观察]
D --> D3[组织病理活检]
判断逻辑详解:
KOH湿片镜检:
阳性(观察到菌丝/孢子):可直接启动抗真菌治疗。
阴性:需结合培养/PCR,因假阴性率达30%-40%。
真菌培养:
阳性:鉴定菌种并指导敏感药物选择(如红色毛癣菌对特比萘芬敏感)。
阴性:不排除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假阴性常见于取样不当)。
PCR检测:
优先用于培养阴性但高度可疑病例,或需快速鉴别皮肤癣菌与非癣菌真菌(如念珠菌)。
Wood灯检查:
仅对部分小孢子菌有效,阴性结果不能排除其他皮肤癣菌感染。
皮肤镜:
典型表现:鳞屑边缘"彗星尾征"、毛囊口"点状出血"(特异性>85%)。
组织病理:
PAS染色发现角质层菌丝可确诊深部真菌感染疑似病例。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参考范围
异常意义
KOH镜检
阴性
阳性提示皮肤癣菌感染,假阴性需复查或结合培养
真菌培养
无菌生长
阳性可确诊并指导药敏;≥3周无生长报阴性
PCR检测
未检出真菌DNA
阳性具高特异性;假阴性可能因DNA提取失败
炎症标志物
CRP<5 mg/L
升高提示继发细菌感染(如脓疱病),需加用抗生素
血糖
空腹<6.1 mmol/L
糖尿病者血糖控制不良(HbA1c>7%)可加重感染,需优先调控血糖
免疫指标
CD4+>500/μL
HIV者CD4+<200/μL提示播散风险,需系统抗真菌治疗
异常结果处理建议:
镜检/培养阳性:立即启动局部抗真菌药(唑类/丙烯胺类),广泛感染用口服特比萘芬或伊曲康唑。
PCR阳性但培养阴性:按皮肤癣菌病治疗,2周后评估疗效。
CRP显著升高:加用细菌培养,明确是否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四、诊断流程总结
mermaid
graph LR
S[疑似病例] --> A{KOH镜检}
A --阳性--> 确诊治疗
A --阴性--> B[真菌培养+PCR]
B --阳性--> 确诊治疗
B --阴性--> C[评估临床标准]
C --符合必须+支持条件--> 经验性治疗
C --不符合--> D[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