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医百科
ICD疾病
国内健康
热点新闻
疾病科普
健康生活
四季养生
健康新闻
医药产经
公共卫生
医学成果
环球医讯
干细胞与抗衰老
硒与微生态
外泌体知识
健康研究
AI与医疗健康
心脑血管
认知障碍
创新药物
家医百科
ICD疾病
ICD扩展码
科学探索
医药资讯
腹膜后或腹膜脂肪肉瘤
Liposarcoma of retroperitoneum or peritoneum
更新时间:2025-06-18 11:51:06
定义
症状
诊断
同类
编码
2B59.1
路径
02
肿瘤
2B50 - 2E2Z
恶性肿瘤,除外淋巴、造血、中枢神经系统或相关组织的原发肿瘤
2B50 - 2D3Z
述及或假定为原发性的特指部位恶性肿瘤,除外淋巴、造血、中枢神经系统或相关组织
2B50 - 2B5Z
恶性间叶性肿瘤
2B59
原发部位脂肪肉瘤
2B59.1
腹膜后或腹膜脂肪肉瘤
关键词
索引词
Liposarcoma of retroperitoneum or peritoneum、腹膜后或腹膜脂肪肉瘤
展开
缩写
腹膜后脂肪肉瘤、RPS
展开
别名
腹膜后腔恶性脂肪瘤、后腹膜脂肪肉瘤
展开
腹膜后或腹膜脂肪肉瘤(2B59.1)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腹部肿块
:
最常见表现为无痛性腹部包块逐渐增大(高,70%-90%)。
肿块体积较大时可能引起腹胀或腹部膨隆(常见,60%-80%)。
非特异性腹部不适
:
腹痛或钝痛(可能与肿瘤压迫或侵犯周围组织相关)(中等,40%-60%)。
食欲减退或早饱感(低,20%-30%)。
压迫相关症状
:
胃肠道压迫
: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中等,30%-50%)。
泌尿系统压迫
:尿频、尿急或血尿(较少见,10%-20%)。
神经压迫
:腰背疼痛或下肢麻木(罕见,5%-10%)。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影像学特征
CT/MRI表现
:
高分化型
:
肿瘤内可见成熟脂肪成分(CT值-50~-100 HU),伴强化分隔或结节(高,80%-90%)。
平均肿瘤直径约19.4±6.8 cm(文献数据支持)。
黏液型
:
低密度囊性区域,增强后实性部分强化(中等,50%-70%)。
去分化型
:
混杂密度肿块,脂肪成分与非脂肪实性成分分界清晰(较少见,20%-30%)。
肿瘤生长模式
:
多呈分叶状,包绕或推移邻近器官(如肾脏、胰腺)(常见,70%-80%)。
实验室特征
病理学标志物
:
MDM2/CDK4基因扩增
(免疫组化或FISH检测阳性)(高,90%-95%高分化型)。
S-100蛋白阳性
(黏液型或高分化型)(中等,60%-80%)。
临床注释
亚型相关差异
:
高分化型
(40%-60%):生长缓慢,局部侵袭性强,复发率高(50%-70%)。
去分化型
(20%-30%):侵袭性高,易转移至肺、肝(预后差)。
黏液型
(10%-20%):转移风险中等,对放疗敏感。
诊断要点
:
影像学需与脂肪瘤、畸胎瘤鉴别(如脂肪瘤无强化分隔)。
病理确诊需结合分子标志物(MDM2扩增)。
参考文献
:
Gheryani et al. (2021).
Clinicopathologic analysis of retroperitoneal liposarcoma
.
Song et al. (2007).
MRI-pathologic correlation in retroperitoneal liposarcoma
.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 《腹膜后肿瘤诊疗指南》. 2020.
同类疾病
顶部
条目
肢体软组织脂肪肉瘤
2B59.0
条目
腹膜后或腹膜脂肪肉瘤
2B59.1
条目
男性生殖器官脂肪肉瘤
2B59.2
条目
其他特指原发部位的脂肪肉瘤
2B59.Y
条目
未特指原发部位的脂肪肉瘤
2B59.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