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未特指的甲状腺恶性肿瘤Unspecified Malignant neoplasms of thyroid gland

更新时间:2025-06-19 01:36:25
编码2D10.Z

关键词

索引词Malignant neoplasms of thyroid gland、未特指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甲状腺恶性肿瘤、癌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甲状舌管恶性肿瘤、甲状舌管原发性恶性肿瘤、甲状腺原发性恶性肿瘤、甲状舌管癌、毒性甲状腺肿恶性肿瘤
别名thyroid-cancer、malignant-tumor-of-thyroid、甲癌

未特指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组织病理学检查
      • 甲状腺组织活检或术后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但无法归类为已知具体类型(乳头状癌、滤泡状腺癌、髓样癌或未分化癌)。
    • 免疫组化排除
      • 通过免疫组化排除特定类型:
      • 降钙素阴性(排除髓样癌)
      • 甲状腺球蛋白阳性(排除非甲状腺来源转移癌)
      • TTF-1阳性(确认甲状腺源性)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病理学证据:组织学确认恶性特征(如细胞异型性、核分裂象、包膜侵犯)。
    • 排除已知亚型:经充分免疫组化/分子检测仍无法明确具体分类。
    • 影像学支持:超声/CT显示恶性征象(低回声、微钙化、边界不清)。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临床表现
      • 无痛性颈部硬质肿块(直径≥1cm)
      • 进行性压迫症状(声嘶/呼吸困难/吞咽困难)
    • 高危因素
      • 头颈部放射史
      • 甲状腺癌家族史(需排除已知遗传综合征)
    • 实验室异常
      • 甲状腺功能正常但超声异常(排除良性结节)
      • FNA细胞学Bethesda IV-VI级

二、辅助检查项目树与判断逻辑

mermaid graph TD A[初筛检查] --> B1(颈部超声) A --> B2(甲状腺功能) B1 --> C1[恶性特征评估] C1 --> D1(低回声) C1 --> D2(微钙化) C1 --> D3(纵横比>1) B2 --> C2[排除功能异常]

A --> E[进一步检查] E --> F1(FNA细胞学) E --> F2(CT/MRI) F1 --> G1[Bethesda分级] G1 --> H1(IV-VI级→手术) F2 --> G2[评估侵犯范围] G2 --> H2(气管/血管侵犯→分期)

E --> I[确诊后检查] I --> J1(术后病理) I --> J2(免疫组化) J2 --> K1[排除特定亚型] K1 --> L1(降钙素阴性) K1 --> L2(Tg阳性)

判断逻辑详解

  1. 颈部超声

    • 恶性征象:低回声(敏感性90%)、微钙化(特异性95%)、纵横比>1(阳性预测值80%)
    • 判断:≥2项恶性特征需FNA活检
  2. FNA细胞学(Bethesda系统)

    • IV级(滤泡性肿瘤):恶性风险15-30% → 建议分子检测或腺叶切除
    • V-VI级(可疑恶性/恶性):恶性风险60-100% → 直接手术
  3. CT/MRI

    • 局部侵犯:气管/食管浸润→T4分期
    • 淋巴结转移:中央区淋巴结>5mm或边缘强化→N1分期
  4. 术后病理与免疫组化

    • 未特指型判定流程
      mermaid graph LR A[恶性肿瘤] --> B{是否乳头状结构?} B --是--> C[乳头状癌] B --否--> D{降钙素阳性?} D --是--> E[髓样癌] D --否--> F{滤泡结构+血管侵犯?} F --是--> G[滤泡癌] F --否--> H[未特指型]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术前检查

    • 甲状腺功能(TSH/FT4)
      • 异常意义:TSH>2.5 mU/L增加恶性风险(OR=2.5),但正常不排除恶性
    • 血清降钙素
      • 临界值:>10 pg/mL → 需排除髓样癌(敏感性85%)
      • 异常处理:阳性者检测CEA和RET基因
  2. 术后监测

    • 甲状腺球蛋白(Tg)
      • 术后阈值
      • 甲状腺全切后:刺激Tg<1 ng/mL(低复发风险)
      • 10 ng/mL提示转移(特异性95%)

      • 干扰因素:TgAb阳性时数值不可靠
    • Tg抗体(TgAb)
      • 异常意义:术后持续阳性或升高→提示残留病灶
  3. 分子标志物(辅助分型)

    • BRAF V600E突变
      • 阳性率:乳头状癌60%,未特指型<10% → 阴性支持未特指诊断
    • RAS突变
      • 阳性率:滤泡癌50%,未特指型30% → 需结合病理形态

四、诊断流程总结

  1. 初诊:超声评估结节特征 + FNA细胞学
  2. 术前:降钙素筛查(排除髓样癌) + CT评估侵犯范围
  3. 术后
    • 病理确诊恶性 → 免疫组化排除已知亚型 → 归类未特指型
    • 监测方案:Tg/TgAb(每6-12个月) + 颈部超声(每年)

参考文献

条目甲状腺滤泡状腺癌2D10.0
条目甲状腺乳头状癌2D10.1
条目甲状腺低分化癌2D10.2
条目甲状腺未分化癌2D10.3
条目甲状腺髓样癌2D10.4
条目恶性淋巴瘤,不可归类在他处者2B33.5
条目其他特指的甲状腺恶性肿瘤2D10.Y
条目未特指的甲状腺恶性肿瘤2D10.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