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胎儿的胎位不正或先露异常引起的梗阻性分娩Unspecified Obstructed labour due to malposition or malpresentation of fetus 更新时间:2025-06-18 22:03:16 关键词 索引词 Obstructed labour due to malposition or malpresentation of fetus、未特指的胎儿的胎位不正或先露异常引起的梗阻性分娩、胎儿的胎位不正或先露异常引起的梗阻性分娩、受胎位不正或先露异常影响的产程和分娩 [possible translation]、受胎位不正或先露异常影响的产程和分娩
展开 别名 不明原因的胎儿胎位不正导致的难产、不明原因的胎儿先露异常导致的难产、未明确的胎儿胎位不正导致的分娩障碍、未明确的胎儿先露异常导致的分娩障碍、未指定的胎儿位置异常导致的分娩困难、未指定的胎儿先露异常导致的分娩困难
展开 未特指的胎儿的胎位不正或先露异常引起的梗阻性分娩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产程停滞客观证据 :
活跃期宫颈扩张停滞≥2小时(初产妇)或≥1小时(经产妇)。
第二产程胎头下降停滞≥1小时(初产妇)或≥0.5小时(经产妇)。
胎位异常影像学证据 :
超声检查明确显示持续性枕后位、面先露、额先露或复合先露等异常胎位。
支持条件(临床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产妇主诉剧烈腰背部疼痛(持续性枕后位特征)。
宫缩压力监测显示无效宫缩(宫缩峰值<100 mmHg且持续时间<60秒)。
胎儿窘迫征象 :
胎心监护出现反复晚期减速或变异减速(NST III类图形)。
排除标准 :
排除明确原因的梗阻(如骨盆狭窄JB03、巨大儿JB06.2等)。
排除非机械性产程停滞(如原发性宫缩乏力)。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影像学检查]
A --> C[产程监测]
A --> D[实验室检查]
B --> B1[超声检查]
B --> B2[MRI检查]
C --> C1[宫缩压力监测]
C --> C2[宫颈扩张评估]
C --> C3[胎头下降曲线]
D --> D1[血常规]
D --> D2[凝血功能]
判断逻辑 :
超声检查 :
枕后位 :胎头枕骨朝向母体骶骨,双顶径>9.5cm可能提示头盆不称。
面先露 :显示胎儿颏部(下颌)为最低点,需评估颏前位/颏后位。
决策树 :异常先露→测量胎头俯屈角(>60°提示俯屈不良)→评估骨盆入口前后径(<11cm为狭窄)。
宫缩监测 :
有效宫缩标准:每10分钟≥3次,峰值≥100 mmHg,持续40-60秒。
若宫缩强度达标仍无进展,强烈提示机械性梗阻。
胎心监护 :
I类图形:继续观察;II类图形:改善母体体位/给氧;III类图形:立即终止分娩。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血常规 :
白细胞>15×10⁹/L :提示宫内感染风险(尤其胎膜早破>18小时)。
血红蛋白<100g/L :需警惕产时出血风险,备血准备。
凝血功能 :
纤维蛋白原<2g/L :预警DIC风险(常见于产程延长>24小时)。
D-二聚体>5mg/L :提示血管内皮损伤,需评估血栓风险。
动脉血气 :
母体乳酸>4mmol/L :提示组织灌注不足,需紧急干预产程。
碱剩余<-6mmol/L :提示代谢性酸中毒,与胎儿窘迫正相关。
四、临床处理路径
初步评估 :超声确认胎位异常类型+宫缩有效性分析。
干预阶梯 :
一级:改变母体体位(手膝位纠正枕后位)。
二级:缩宫素加强宫缩(仅限协调性宫缩乏力)。
三级:器械助产(胎头已达+2以下且非额先露)。
四级:即刻剖宫产(III类胎心监护/颏后位/复合先露)。
参考文献 :
FIGO《产时监护指南》(2023)
ACOG《产科手术共识》(2023)
RCOG《胎位异常管理指南》(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