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膀胱蕴热证(TM1)Bladder heat accumulation pattern (TM1)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5:37
编码SF9F

关键词

索引词Bladder heat accumulation pattern (TM1)、膀胱蕴热证(TM1)、膀胱实热证(TM1)
同义词Bladder heat retention pattern (TM1)、Bladder heat excess pattern (TM)
缩写BLYRZ、BL-YR-Z
别名膀胱湿热、尿路湿热、下焦湿热、淋症、癃闭、血尿、急性膀胱炎、急性肾盂肾炎、膀胱结石

膀胱蕴热证(TM1)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膀胱蕴热证(TM1),亦称为膀胱实热证,是中医传统医学中的一个病证概念。其主要表现为邪热蕴积于膀胱,导致气化功能失常。常见症状包括小腹胀满、尿频、尿急、尿痛、尿色黄赤或伴有血尿,患者通常还会出现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特征。此证候在现代医学中多见于急性膀胱炎、肾盂肾炎等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


病因学特征

  1. 外感湿热:外部环境中的湿热邪气侵入人体,尤其是通过下焦(指肾和膀胱所在区域)进入体内后,容易导致膀胱功能障碍。
  2. 饮食不当:过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或者肥甘厚腻之物可以产生内生湿热,进而影响到膀胱的功能状态。
  3. 情志因素:情绪波动剧烈如愤怒、焦虑也可能干扰脏腑间的正常协调关系,从而引发或加重膀胱蕴热的症状。
  4. 体质虚弱:先天不足或后天调养不当使得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更易于受到外界致病因子的影响而发生此类疾病。

病理机制

  1. 湿热蕴结:当湿热邪气停滞于膀胱内部时,会妨碍正常的水分代谢过程,造成局部血液循环不畅以及炎症反应的发生。
  2. 膀胱气化失调:由于邪热的存在破坏了膀胱固有的调节能力,使得排尿功能异常,表现为尿量少且频繁排出,同时伴有明显的灼热感。
  3. 津液受损:长期存在的热毒还会消耗体内的阴津资源,进一步加剧干渴等症状,并可能引起全身性的不适表现。

临床表现


参考文献:上述信息基于多个权威医学网站提供的资料整理而成,未直接引用特定文献。对于具体病症的诊断与治疗,请务必咨询专业医师。

条目肾气虚证(TM1)SF90
条目肾不纳气证(TM1)SF91
条目肾气虚水泛证(TM1)SF92
条目肾阴虚证(TM1)SF93
条目肾阴阳两虚证(TM1)SF94
条目肾虚髓亏证(TM1)SF95
条目肾精亏虚证(TM1)SF96
条目肾阳虚证(TM1)SF97
条目惊恐伤肾证(TM1)SF98
条目胞宫血热证(TM1)SF99
条目痰凝胞宫证(TM1)SF9A
条目胞宫湿热证(TM1)SF9B
条目寒凝胞宫证(TM1)SF9C
条目胞宫虚寒证(TM1)SF9D
条目膀胱蓄血证(TM1)SF9E
条目膀胱蕴热证(TM1)SF9F
条目膀胱湿热证(TM1)SF9G
条目膀胱蓄水证(TM1)SF9H
条目膀胱虚寒证(TM1)SF9J
条目其他特指的肾系证类(TM1)SF9Y
条目未特指的肾系证类(TM1)SF9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