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系带附近长白色突起?主要和这3种情况有关
口腔里舌系带周围出现白色突起是很常见的问题,主要和三种情况有关——真菌感染引发的黏膜病变、唾液腺管堵塞形成的囊肿,以及反复刺激导致的溃疡。分清这些情况的表现,才能选对处理方法。
真菌感染(念珠菌病):嘴里的“白膜”是信号
口腔念珠菌病是口腔里原本就有的真菌过度生长引起的,典型表现是黏膜上有一层白色膜状物,刮掉后下面的黏膜会发红,还可能伴随嘴里发烫、味觉异常。免疫力低的人(比如糖尿病患者、术后恢复期的人)因为口腔菌群平衡被打破,更容易得这种病。
这种感染的复发和免疫力关系很大,如果有基础病的人嘴里一直有白色膜,要赶紧去做口腔黏膜涂片检查。日常护理要注意:先停吃高糖食物,用3%碳酸氢钠溶液漱口(这个浓度能改变口腔环境,抑制真菌生长)。
唾液腺囊肿:舌下的“透明小泡”别乱挤
唾液腺的管子被堵了,里面的黏液积起来就会形成囊肿,看起来是舌下透明或半透明的小泡,一般不超过1厘米大。主要是机械伤引起的(比如不小心咬到舌头),青少年和年轻人得的多。
很多人会忍不住挤这个小泡,但挤了反而容易让感染扩散。确诊要做唾液腺造影检查,治疗可以选激光或手术切除,门诊就能完成。术后要注意别反复摩擦伤口。
复发性溃疡:反复长的“小口疮”和这些有关
反复长的溃疡是圆形或椭圆形的,中间有灰白色假膜,周围发红,一般能自己好。主要和缺维生素B族、锌,压力大,或者局部被刺激有关。
现在很多都市上班族因为饮食不均衡,缺这些营养素的人越来越多。日常要注意:每天吃点深色蔬菜(比如西兰花、菠菜)补维生素B2;溃疡发作时用生理盐水漱口;疼得厉害可以用含漱剂缓解。
不同情况怎么处理?什么时候要就医?
疑似真菌感染
- 先调整饮食,少吃糖;
- 用3%碳酸氢钠溶液漱口(每天4次);
- 48小时内去口腔科检查。
确诊是囊肿
- 别碰它,保持局部干净;
- 做影像学检查后选时间治疗;
- 术后定期复查防复发。
溃疡老不好
- 调整作息,保证睡眠;
- 补复合维生素要听医生的;
- 溃疡超过2周没好,或者直径超过1厘米,要做病理检查。
怎么预防复发?做好这3点
- 正确护理口腔:每天用牙线清牙缝,每3个月换牙刷;
- 调整饮食:每天吃500克新鲜蔬果,适量吃点深海鱼;
- 缓解压力:试试腹式呼吸放松,每周做3次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慢跑)。
这些信号要警惕,赶紧去医院!
- 白色突起超过2周没消;
- 伴随持续发烧(体温超过38℃);
- 病变短期内长得很快;
- 说话不清楚或咽东西费劲。
口腔黏膜的异常变化其实反映着身体的状态,要是嘴里的突起一直不好,一定要及时找专业医生检查。规范治疗加上日常护理,能有效减少复发,保护口腔和全身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