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右下腹痛别大意:便血痛龄四步揪出阑尾炎or肠癌

作者:家医大健康
2025-08-26 17:12:55阅读时长3分钟1121字
右下腹痛别大意:便血痛龄四步揪出阑尾炎or肠癌
消化内科肿瘤科结肠癌阑尾炎腹部疼痛便血特征肠道健康

内容摘要

右下腹疼痛的两大常见病因——急性阑尾炎与结肠癌的临床鉴别要点,重点解析便血特征、疼痛性质、年龄关联性等核心指标,结合最新诊疗指南提供科学就医路径和预防建议,帮助公众建立肠道健康防护意识。

右下腹持续隐痛是生活中常见的不适症状,背后可能藏着急性阑尾炎或结肠癌这两个需要警惕的原因。这两种病在发生原因、表现特点和治疗方式上差别很大,学会区分对早发现早诊断特别重要。

一、从便血样子区分:大便带血的细节藏着线索

消化道哪里出血,大便的样子其实不一样。像痔疮这类靠近肛门的直肠问题,大便通常是鲜红色的血,要么粘在大便表面,要么擦屁股时手纸上有;而结肠癌引起的出血,大便常是暗红色的黏液脓血便,血和大便混得很均匀,这是因为肿瘤组织坏死脱落导致的持续渗血。还有约30%的右半结肠癌患者,早期可能只是大便里有看不见的血,得通过粪便潜血试验才能查出来。

二、从疼痛特点判断:是“转移着疼”还是“慢慢加重”

急性阑尾炎最典型的就是“转移性右下腹痛”——一开始疼在上腹或者肚脐周围,过6到12小时才会转移到右下腹的麦氏点(阑尾的位置)。摸肚子的时候,麦氏点会压痛,按下去再松开更疼(反跳痛),肚子还会发硬(肌紧张),抽血会发现白细胞升高。而结肠癌的疼是慢慢变严重的,一开始偶尔隐隐作痛,后来可能会因为肠梗阻出现一阵一阵的剧烈绞痛。40岁以上的人如果第一次出现这种腹痛,要小心是不是恶性肿瘤。

三、年龄是重要信号:不同年龄段警惕不同问题

从数据看,急性阑尾炎多发生在15到30岁的人身上,而结肠癌的发病率会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高。如果50岁以上的人第一次得阑尾炎,手术前最好做个结肠镜,看看有没有同时存在的结肠肿瘤。像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这类遗传病的人,得结肠癌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几百倍,一辈子都要定期检查。

四、如果两种病同时有:手术要彻底解决问题

大概5%到7%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同时有结肠肿瘤,手术时一定要仔细探查。做右半结肠切除(包括结扎回结肠动脉根部)能同时处理阑尾病变和潜在的肿瘤,比只切阑尾更稳妥。如果术后病理发现之前没查到的癌症,要根据肿瘤分期决定要不要追加化疗。

五、预防分三级:从日常习惯到定期筛查

预防可以分三级:第一级是普通人群,每天要吃够25克以上的膳食纤维(比如蔬菜、水果、全谷物),少吃红肉(比如猪肉、牛肉、羊肉);第二级是40岁以上的人,每5年做一次结肠镜;第三级是高危人群(比如有炎症性肠病、家里有人得过结肠癌的),筛查间隔要缩短到1到2年一次。坐办公室的人,每工作1小时可以做5分钟腹式呼吸,帮肠道动起来,促进蠕动。

六、正确就医路径:先找消化内科做全面评估

第一次看病建议先去消化内科,需要做的检查包括:腹部超声(看阑尾有没有肿胀)、增强CT(评估肿瘤浸润范围)、肿瘤标志物(比如CEA、CA19-9)和结肠镜。如果症状疑似但不好判断,可能还要做血管造影排除缺血性肠病。治疗方案要结合病理分期、患者身体状况和分子标志物结果,制定适合每个人的个体化方案。

总的来说,右下腹持续隐痛不是小问题,不管是急性阑尾炎还是结肠癌,早区分早处理都能大大降低风险。平时多注意观察症状细节(比如大便样子、疼痛变化),结合年龄因素,有异常及时去消化内科检查,做好预防和筛查,才能更好地保护肠道健康。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