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5号染色体长臂缺失Deletions of the long arm of chromosome 5

更新时间:2025-06-19 00:56:44
编码LD44.50

关键词

索引词Deletions of the long arm of chromosome 5、5号染色体长臂缺失、5号染色体长臂近端缺失、5q14.3缺失、5q14.3缺失综合征、5q14.3单体、5号染色体长臂中段缺失、5q22.2缺失、5号染色体长臂远端缺失、5q35.3缺失、5q远端缺失综合征
缩写5q-、5q-综合征、5号染色体长臂单体症

5号染色体长臂缺失(5q-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遗传学检测阳性
      • 染色体核型分析(G显带)明确显示5号染色体长臂缺失(5q-)。
      • 荧光原位杂交(FISH)使用5q特异性探针(如针对5q31-33区域)确认缺失。
      • 微阵列芯片(CMA)检出5q区域拷贝数变异(缺失片段≥1 Mb)。
  2. 支持条件(临床依据)

    • 获得性5q-综合征(MDS亚型)
      • 难治性大细胞性贫血(Hb<100 g/L,MCV>100 fL)。
      • 血小板计数正常或升高(>450×10⁹/L),骨髓见低分叶巨核细胞。
    • 先天性5q缺失
      • 发育迟缓三联征:运动/语言/智力发育落后于同龄标准≥2个标准差。
      • 特殊面容:眼距宽(>同年龄第97百分位)、鼻梁扁平、人中延长。
      • 多系统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如室缺)或肾脏异常(超声证实)。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遗传学证据,需同时满足:
      • 先天性病例:发育迟缓三联征 + 至少一项器官畸形。
      • 获得性病例:大细胞性贫血 + 血小板增多 + 骨髓巨核细胞异常。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遗传学检测] A --> C[血液学评估] A --> D[影像学检查] A --> E[神经发育评估]

B --> B1[染色体核型分析] B --> B2[FISH/5q探针] B --> B3[CMA芯片]

C --> C1[全血细胞计数] C --> C2[骨髓穿刺活检]

D --> D1[超声心动图] D --> D2[肾脏超声] D --> D3[脊柱X线/MRI]

E --> E1[Gesell发育量表] E --> E2[韦氏智力测试]

判断逻辑

  1. 遗传学检测
    • 核型分析为首选初筛(分辨率5-10 Mb),发现5q-后需FISH/CMA精确定位。
    • CMA可检出微缺失(分辨率50-100 kb),明确关键基因(如5q31的RPS14)。
  2. 血液学检查
    • 获得性病例:大细胞性贫血+血小板增多需立即行骨髓检查,发现低分叶巨核细胞高度提示5q-综合征。
  3. 影像学检查
    • 超声心动图发现室缺/动脉导管未闭时,应排查先天性5q缺失(尤其伴发育迟缓)。
    • 脊柱X线/MRI评估侧弯风险(Hedgehog信号通路受累)。
  4. 神经发育评估
    • 发育商(DQ)<70或智商(IQ)<70时,需结合遗传学检测鉴别病因。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异常值 临床意义 处理建议
遗传学检测 核型分析显示46,XX/XY,del(5q) 确诊依据,缺失区域决定表型严重度(5q31-33→血液异常;5q35→神经发育障碍) 遗传咨询,家系验证
血常规 Hb<100 g/L, MCV>100 fL 获得性5q-综合征特征性改变,提示RPS14基因缺失致红系分化障碍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监测
Plt>450×10⁹/L 巨核细胞分化异常标志 避免血小板抑制剂
骨髓涂片 低分叶巨核细胞≥40% 5q-MDS特异性病理改变(灵敏度>95%) 评估白血病转化风险
发育量表 DQ/IQ<70 提示CTNND2等神经发育基因缺失 早期干预(康复训练+特殊教育)
心脏超声 室缺/动脉导管未闭 HOX基因簇缺失致心脏发育异常 心外科会诊
肾脏超声 肾积水/多囊肾 提示PAFAH1B1等基因缺失 肾功能监测+泌尿外科随访

四、总结

参考文献

条目5号染色体长臂缺失LD44.50
条目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LD44.51
条目其他特指的5号染色体缺失LD44.5Y
条目未特指的5号染色体缺失LD44.5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