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原发性小肠溃疡Other specified Primary ulcer of small intestine 更新时间:2025-06-18 23:50:03 关键词 索引词 Primary ulcer of small intestine、其他特指的原发性小肠溃疡
展开 别名 非特异性小肠溃疡、特指型原发性小肠溃疡、其他特定原发性小肠溃疡
展开 其他特指的原发性小肠溃疡(DA94.0Y)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内镜下直接证据 :
小肠镜检查或胶囊内镜观察到空肠/回肠存在≥1个边界清晰的溃疡灶(直径通常3-20mm)。
溃疡深度需达黏膜下层或肌层(活检病理证实),伴非特异性慢性炎症细胞浸润。
排除继发性病因 :
无克罗恩病特征(无节段性病变、肉芽肿、透壁性炎症)。
无感染证据(粪便培养、PCR排除结核/耶尔森菌等)。
无肿瘤证据(活检排除淋巴瘤/腺癌)。
支持条件(临床与辅助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持续性脐周绞痛(≥4周)伴餐后腹胀加重(发生率70%-80%)。
至少伴随2项消化不良症状:嗳气(60%-70%)、恶心呕吐(50%-70%)、肠鸣音亢进(50%-60%)。
危险因素暴露 :
长期NSAIDs服用史(>3个月)或氯化钾制剂使用史。
年龄>50岁合并缺血性血管病变(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
影像学支持 :
CT小肠造影显示局限性肠壁增厚(>3mm)伴黏膜溃疡征(敏感性70%-80%)。
X线钡餐造影见"纽扣样"龛影或肠腔狭窄(敏感性60%-70%)。
阈值标准 :
确诊 :满足所有"必须条件"。
高度疑似 :满足1项必须条件(内镜证据)+2项支持条件(临床表现+危险因素)。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项目树] --> B[内镜检查]
A --> C[影像学检查]
A --> D[实验室筛查]
A --> E[病因专项评估]
B --> B1(胶囊内镜)
B --> B2(双气囊小肠镜)
C --> C1(CT小肠成像)
C --> C2(X线钡餐造影)
C --> C3(腹部超声)
D --> D1(血常规+CRP)
D --> D2(粪便隐血+钙卫蛋白)
E --> E1(药物暴露史评估)
E --> E2(血管CTA/MRA)
判断逻辑 :
内镜检查 :
胶囊内镜 :首选筛查,发现溃疡即行活检(溃疡检出率80%-90%)。
小肠镜 :确诊金标准,可直视溃疡形态并取深度活检(鉴别缺血性溃疡特征:系膜对侧分布)。
解读 :溃疡呈圆形/椭圆形,底部覆白苔,边缘隆起但无结节样改变(区别于肿瘤)。
影像学检查 :
CT小肠成像 :
肠壁分层样强化减弱 → 提示缺血性病因。
溃疡表现为黏膜中断+周围脂肪绞缆征 → 活动性炎症标志。
X线钡餐 :
"领扣样"龛影(钡剂填充溃疡凹陷) → 特异性表现。
肠腔偏心性狭窄 → 提示慢性纤维化。
病因专项评估 :
血管CTA :发现肠系膜动脉狭窄>50% → 支持缺血机制。
药物史追溯 :NSAIDs血药浓度检测 → 评估黏膜毒性风险。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异常值
临床意义
处理建议
血常规
Hb<120g/L (男) <110g/L (女)
慢性失血性贫血(溃疡渗血)
补充铁剂+内镜止血评估
WBC>10×10⁹/L
活动性炎症或并发穿孔
紧急CT排查并发症
CRP
>10 mg/L
炎症活动期(阈值:>50 mg/L提示重度炎症)
调整抗炎治疗方案
粪便隐血
阳性
溃疡活动性出血(敏感性40%-50%)
重复检测+胶囊内镜确认出血源
血清白蛋白
<35 g/L
蛋白质丢失性肠病(长期溃疡导致吸收障碍)
营养支持+肠外营养评估
维生素B12
<200 pg/mL
回肠溃疡致内因子-B12复合物吸收障碍
每月肌注B12 1000μg
钙卫蛋白
>50 μg/g
肠道炎症活动标志(优于便隐血,特异性>85%)
指导内镜复查时机
四、总结
诊断核心 :内镜直视+活检病理是确诊基石,必须严格排除继发性溃疡。
检查策略 :
胶囊内镜用于初筛 → 阳性者行小肠镜活检 → 联合CT评估并发症。
缺血病因排查首选CTA,药物病因需追溯用药史。
实验室预警 :
CRP+钙卫蛋白监测炎症活动度,Hb+白蛋白评估营养状态。
维生素B12缺乏提示回肠病变。
参考文献 :
《中华消化杂志》原发性小肠溃疡诊断共识(2023)
ESGE(欧洲胃肠内镜学会)小肠疾病指南(2024)
ACG(美国胃肠病学院)临床指南:药物性肠损伤(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