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遗传性角膜营养不良Other specified Hereditary corneal dystrophies 更新时间:2025-06-18 19:10:24 关键词 索引词 Hereditary corneal dystrophies、其他特指的遗传性角膜营养不良、青少年性角膜上皮营养不良、TGFBI[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基因、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颗粒状-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 [possible translation]、颗粒状-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浅表性角膜营养不良、角膜前膜营养不良、角膜前部营养不良、复发性糜烂性上皮营养不良、ERED[复发性糜烂性上皮营养不良]、复发性遗传性角膜糜烂、Smolandiensis营养不良、Helsinglandica营养不良、上皮反复侵蚀性营养不良、胶滴状角膜营养不良、胶滴样角膜营养不良、胶冻样角膜变性、Grayson-Wilbrandt角膜营养不良、GWCD[Grayson-Wilbrandt角膜营养不良]、蜜滴状角膜营养不良、Lisch上皮角膜营养不良、Messmann青少年性角膜上皮营养不良、微囊性角膜营养不良、Reis-Bücklers角膜营养不良、上皮下黏液性角膜营养不良、Thiel-Behnke角膜营养不良、基质层角膜营养不良、基质性角膜营养不良、François中央云雾状角膜营养不良、先天性基质层角膜营养不良、先天性遗传性角膜营养不良,Turpin基质型、先天性基质性角膜营养不良、角膜营养不良,Avellino型、角膜营养不良,Groenouw型、Fleck角膜营养不良、FCD[斑点状角膜营养不良]、角膜斑点状营养不良,François-Neetens型、François-Neetens角膜斑点营养不良、多形性角膜后部营养不良、多形性角膜后层营养不良、前弹力层角膜营养不良、角膜后弹力层前营养不良、Schnyder结晶状角膜营养不良、中央盘状角膜营养不良 [possible translation]、中央盘状角膜营养不良、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1型、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2型、黄斑营养不良、斑状角膜营养不良、斑点状角膜营养不良 [possible translation]、斑点状角膜营养不良、综合征性角膜营养不良、角膜-小脑综合征、Der Kaloustian-Jarudi-Khoury综合征、脊髓小脑变性-角膜营养不良、Mietens综合征、米顿斯综合征、米顿斯综合征(角膜混浊、窄鼻、肘强曲挛缩)、眼齿综合征,Rutherfurd型、眼下颌关节发育不良、痉挛性共济失调-角膜营养不良、Mousa-Al Din-Al Nassar综合征、Bedouin痉挛性共济失调综合征、淀粉样角膜营养不良、淀粉样角膜变性、芬兰型家族性淀粉样神经病、芬兰型家族性淀粉样多神经病、芬兰型家族性淀粉样变性、阿维利诺角膜营养不良、基底膜角膜营养不良、角膜上皮和基膜营养不良、EBMD[上皮基底膜营养不良]
展开 别名 家族遗传性角膜营养不良、遗传性角膜营养不良、特指遗传性角膜营养不良、遗传性角膜病变、遗传性角膜疾病、角膜遗传性疾病、角膜遗传性病变、遗传性角膜异常
展开 其他特指的遗传性角膜营养不良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基因检测阳性 :检出已知致病基因的致病性突变(如TGFBI基因p.R124H突变、KRT3/KRT12基因突变等)。
组织病理学特征 :角膜活检显示特异性沉积物(如颗粒状营养不良的透明质样沉积、格子状的淀粉样纤维)。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双眼对称性角膜病变 :通过裂隙灯检查确认角膜各层(上皮/基质/内皮)特征性混浊。
家族遗传史 :至少1名一级亲属有类似角膜病变或基因检测阳性。
进行性视力下降 :排除其他导致视力下降的眼科疾病(如白内障、青光眼)。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光敏感(≥50%病例)
反复角膜上皮糜烂(≥40%病例)
青少年期起病(10-20岁高发)
影像学特征阈值 :
OCT显示角膜基质层厚度异常(>600μm)或沉积物密度>30%。
共聚焦显微镜检出特征性细胞形态异常(如上皮基底膜"指纹样"改变)。
二、辅助检查项目树及判断逻辑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基础眼科检查]
A --> C[影像学检查]
A --> D[基因检测]
B --> B1[视力检查]
B --> B2[裂隙灯显微镜]
B --> B3[荧光素染色]
C --> C1[角膜OCT]
C --> C2[共聚焦显微镜]
C --> C3[角膜地形图]
D --> D1[TGFBI测序]
D --> D2[KRT3/KRT12分析]
判断逻辑 :
基础检查优先 :
裂隙灯 :发现颗粒状/网格状混浊→指向颗粒状/格子状营养不良。
荧光素染色 :阳性(上皮缺损)→支持复发性糜烂性营养不良。
影像学分层验证 :
OCT :基质层增厚伴高反射沉积物→验证裂隙灯发现,量化病变程度。
共聚焦显微镜 :检出"星状"内皮细胞→提示后部多形性营养不良。
基因检测确诊 :
先检测高频突变基因(TGFBI占60%亚型)。
阴性时扩展至罕见基因(如CHST6胶滴状营养不良)。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正常参考值
异常意义
基因检测
无致病突变
致病突变阳性 :确诊特定亚型(如TGFBI突变=颗粒状/格子状营养不良)
角膜厚度(OCT)
中央角膜500-550μm
>600μm :提示基质水肿或沉积物积累,需干预防视力丧失
内皮细胞密度
>2000个/mm²
<1500个/mm² :内皮功能障碍高风险,需监测角膜水肿
炎性标志物
房水细胞:0级
房水闪辉阳性 :提示继发炎症,需抗炎治疗防瘢痕形成
泪液分泌测试
Schirmer试验>10mm/5min
<5mm/5min :干眼症加重角膜损伤,需人工泪液支持治疗
四、诊断流程总结
初筛 :裂隙灯+症状评估→锁定可疑亚型。
分层验证 :OCT/共聚焦量化病变→排除类似疾病(如感染性角膜炎)。
金标准确诊 :基因检测+组织病理→制定遗传咨询及治疗方案。
监测重点 :角膜厚度及内皮细胞密度→预警视力恶化风险。
参考文献 :
WHO ICD-11 角膜疾病分类标准(2023修订版)
《Ophthalmology》遗传性角膜病诊疗指南(AAO, 2024)
《Cornea》特发性角膜营养不良分子诊断共识(ESCRS,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