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词Renal tubular function disorders、未特指的肾小管功能疾患、肾小管功能疾患
缩写未特指肾小管功能疾患、Nonspecified-tubular-dysfunction
未特指的肾小管功能疾患 (GB90.4Z) 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金标准(确诊依据):
肾小管功能专项检测阳性:
尿β2-微球蛋白 > 0.3 mg/L(反映近端小管损伤)。
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 > 22 U/g Cr(小管细胞损伤标志)。
氨马尿酸最大排泄量(TmPAH)降低(证实小管分泌功能障碍)。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持续性电解质紊乱:
血清钾 < 3.5 mmol/L(低钾血症)或氯 > 108 mmol/L(高氯血症)。
动脉血pH < 7.35 且 HCO₃⁻ < 22 mmol/L(代谢性酸中毒)。
肾性物质丢失证据:
尿糖阳性(血糖正常)或尿氨基酸 > 250 mg/24h(氨基酸尿)。
排除其他特定疾病:
通过基因检测排除范可尼综合征、Bartter综合征等遗传性小管病。
支持条件(临床依据):
典型临床表现:
多尿(尿量 > 2.5 L/24h)伴烦渴。
儿童身高低于同年龄组第3百分位(生长迟缓)。
影像学排除结构病变:
肾脏超声/CT显示无梗阻、结石或明显结构异常。
诊断阈值:
符合"金标准"中任意1项 + "必须条件"中至少2项即可确诊。
若无金标准证据,需同时满足:
必须条件中电解质紊乱 + 肾性物质丢失。
支持条件中临床表现 + 影像学阴性。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初筛检查]
A --> C[功能评估]
A --> D[病因排查]
B --> B1(尿常规:葡萄糖/氨基酸/蛋白)
B --> B2(血电解质:K+/Cl-/HCO₃⁻)
C --> C1(尿β2-微球蛋白)
C --> C2(尿NAG酶)
C --> C3(氨马尿酸排泄试验)
D --> D1(肾脏超声)
D --> D2(自身抗体:ANA/抗SSA)
D --> D3(基因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