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类型的变应性或过敏症Unspecified Allergic or hypersensitivity conditions 更新时间:2025-06-19 04:15:42 关键词 索引词 Allergic or hypersensitivity conditions、未特指类型的变应性或过敏症、变应性或过敏性疾病NOS、性质未特指的变态反应、特异反应NOS、变态反应性疾患 [possible translation]、变态反应NOS [possible translation]、变态反应 [possible translation]、变态反应引起的疾患 [possible translation]、变态反应NOS、变态反应、变态反应性疾患、变态反应引起的疾患
展开 未特指类型的变应性或过敏症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金标准 :
临床排除法 :通过系统评估排除所有已知特应性疾病(如哮喘、特异性皮炎、过敏性鼻炎等)及特定过敏原介导的过敏反应(如IgE介导食物过敏)。
必须条件 :
典型症状反复发作 :至少2个不同系统(如皮肤+呼吸道)出现过敏症状(皮疹、喷嚏、喘息等),发作≥2次且与暴露存在时间关联。
排除特定过敏类型 :
皮肤点刺试验/血清sIgE检测未发现明确过敏原。
排除药物、食物、昆虫毒液等已知特异性过敏原。
治疗响应性 :症状经抗组胺药或糖皮质激素治疗显著缓解。
支持条件 :
实验室指标 :
血清总IgE > 100 IU/mL(成人)或 >年龄匹配参考值上限的1.5倍。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 > 5%。
症状阈值 :
皮肤症状:瘙痒持续时间 > 48小时或皮疹面积 > 体表10%。
呼吸道症状:肺功能FEV1下降 > 15%或需支气管扩张剂干预。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病史与体格检查]
A --> C[实验室检测]
A --> D[激发试验]
A --> E[影像学检查]
B --> B1(症状发作频率记录)
B --> B2(暴露史追溯)
C --> C1(血清总IgE)
C --> C2(血清sIgE筛查)
C --> C3(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D --> D1(非特异性支气管激发试验)
D --> D2(排除性食物激发)
E --> E1(鼻窦CT)
E --> E2(胸部HRCT)
判断逻辑
病史与体格检查 :
核心作用 :确定症状模式(如夜间加重提示尘螨暴露)。
结果解读 :症状与暴露时间关联性 > 70%时高度支持过敏诊断。
实验室检测 :
血清总IgE :
200 IU/mL提示Th2免疫偏移,需结合临床症状。
阴性不能排除非IgE介导过敏。
sIgE筛查 :
激发试验 :
支气管激发 :FEV1下降 > 20%提示气道高反应性,但需排除哮喘。
食物激发 :双盲安慰剂对照为金标准,阳性率约30-50%。
影像学检查 :
鼻窦CT :黏膜增厚 > 4mm支持过敏性炎症。
胸部HRCT :马赛克征或支气管壁增厚提示小气道病变。
三、实验室参考值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参考范围
异常意义
血清总IgE
成人 < 100 IU/mL
> 100 IU/mL:提示过敏体质;> 500 IU/mL需排查寄生虫病或高IgE综合征
嗜酸性粒细胞
外周血 < 5%
> 5%:支持过敏/寄生虫病;> 20%需排查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血清类胰蛋白酶
< 11.4 μg/L
急性期升高 > 基线120%:提示肥大细胞活化,需排查全身性肥大细胞增多症
补体C3/C4
C3: 0.9-1.8 g/L C4: 0.1-0.4 g/L
降低:提示免疫复合物沉积,需与自身免疫病鉴别
处理建议 :
IgE升高但无症状:无需干预,每年随访。
嗜酸性粒细胞 > 10%:建议骨髓活检排除克隆性疾病。
类胰蛋白酶持续升高:需行骨髓KIT D816V突变检测。
四、诊断路径总结
核心诊断 :依赖典型症状+排除特定过敏类型。
实验室价值 :
IgE/嗜酸粒细胞提供支持证据,但非确诊依据。
阴性sIgE不能完全排除过敏。
关键鉴别 :
与肥大细胞活化综合征鉴别需类胰蛋白酶检测。
与自身炎症性疾病鉴别需补体及基因检测。
参考文献 :
WHO《过敏性疾病诊断与管理指南》
EAACI《未分类过敏反应立场声明》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