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条件(临床与流行病学依据):
阈值标准: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病原学检测]
A --> C[炎症评估]
A --> D[影像学定位]
B --> B1(脑脊液镜检)
B --> B2(组织PCR)
C --> C1(血常规+嗜酸粒细胞计数)
C --> C2(脑脊液细胞学)
D --> D1(头颅MRI)
D --> D2(肺部CT)
D --> D3(眼底检查)
判断逻辑:
检查项目 | 异常值 | 临床意义 | 处理建议 |
---|---|---|---|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 | >10% 或 >0.5×10⁹/L | 寄生虫感染活动期标志,>20%提示重度组织侵袭 | 立即行脑脊液检查+影像学评估 |
脑脊液嗜酸粒细胞 | ≥10% | 寄生虫性脑膜炎特异性表现(敏感度80%-95%) | 送检PCR/镜检,启动抗寄生虫治疗 |
脑脊液蛋白质 | >0.45g/L | 血脑屏障破坏指标,>1g/L提示严重炎症反应 | 监测颅内压,甘露醇脱水治疗 |
血清特异性IgM | 阳性(ELISA法) | 近期感染证据,但可能与类圆线虫交叉反应 | 阳性者需PCR确认,阴性不排除感染 |
头颅MRI T2高信号 | 脑膜/基底节区异常信号 | 幼虫移行致血管源性水肿或微小出血灶 | 需与病毒性脑炎鉴别,加做增强扫描 |
肺CT磨玻璃影 | 多发性小叶中心结节 | 幼虫肺内移行引发嗜酸性肺炎 | 支气管肺泡灌洗查幼虫,评估激素使用指征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