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多个终板前部缺损Multiple anterior endplate defect

更新时间:2025-06-18 12:16:34
编码FA85.11

关键词

索引词Multiple anterior endplate defect、多个终板前部缺损、Scheuerman病、谢尔曼病、休门氏病
同义词Scheuerman disease
缩写MAED
别名青少年驼背、家族性脊柱后凸畸形、椎体终板缺损病、胸腰段脊柱后凸症

(FA85.11)多个终板前部缺损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核心症状

  1. 脊柱后凸相关疼痛
    • 青少年患者常见胸背部钝痛,活动后加重(发生率约50%-70%),成年患者疼痛可持续或加重(约25%-40%)。
    • 疼痛多集中于后凸顶椎区域(T6-T8或胸腰交界处)。
  2. 姿势性疲劳感
    • 长时间站立或坐位后出现背部肌肉酸痛(常见,60%-80%)。

非典型症状

  1. 神经根受压症状
    • 下肢麻木、无力或肋间神经痛(少见,5%-15%,多见于合并椎间盘突出或严重后凸畸形者)。
  2. 心肺功能受限
    • 严重后凸畸形(>75°)可导致呼吸费力或活动耐力下降(罕见,<5%)。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核心体征

  1. 结构性脊柱后凸
    • 胸段或胸腰段固定性驼背畸形,站立时背部呈弧形隆起(发生率>90%)。
    • 后凸角度>45°(诊断标准之一)。
  2. 椎体楔形变
    • 触诊可及脊柱节段性僵硬,局部棘突压痛(常见,70%-85%)。

影像学特征

  1. X线表现
    • 椎体楔形变:至少3个相邻椎体前部楔形角度≥5°(诊断核心标准,100%)。
    • Schmorl结节:椎间盘物质疝入椎体形成边缘硬化的凹陷灶(高发,80%-95%)。
    • 终板不规则:终板前部变薄、碎裂或呈阶梯状改变(常见,70%-90%)。
  2. MRI表现
    • 终板炎性信号:T2加权像显示终板下骨髓水肿(Modic改变,发生率30%-50%)。
    • 椎间盘退变:椎间隙狭窄合并信号减低(常见,60%-80%)。

实验室特征

目前无特异性实验室指标,但需排除代谢性骨病(如骨质疏松)或感染性病变。


参考文献

  1.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9):Scheuermann病发病率0.4%-8.3%,男女比例(3-4):1。
  2. 《现代医药卫生》(2016):胸椎后凸>75°者需手术干预,支具治疗矫正率约27%-35%。
  3. Sorensen诊断标准(1964):至少3个相邻椎体楔形变≥5°。
  4. Weiss等(351例研究):胸段与胸腰段后凸发生率相近,顶椎位置与疼痛相关。

:青少年患者以畸形为主诉,成年患者以疼痛为主;影像学确诊需结合X线及MRI,重点关注终板前部缺损及椎体楔形变。

条目局限性终板中央缺损FA85.10
条目多个终板前部缺损FA85.11
条目环状骨突分离FA85.12
条目其他特指的脊柱骨骺病, 病因明确FA85.1Y
条目未特指的脊柱骨骺病, 病因明确FA85.1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