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筋膜炎Plantar fasciitis 更新时间:2025-06-19 01:22:36 关键词 索引词 Plantar fasciitis、足底筋膜炎
展开 足底筋膜炎(FB40.1)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金标准 :
临床诊断为主 :典型晨起第一步痛 + 跟骨内侧突前1-2cm定位压痛 + Windlass试验阳性。
必须条件 :
核心症状 :
晨起或久坐后首次承重时足跟/足底前内侧锐痛("第一步痛")
疼痛在行走初期缓解,长时间负重后复发
体征 :
跟骨结节内侧突前方1-2cm处存在明确压痛点
Windlass试验阳性(被动背屈踇趾诱发足底疼痛)
支持条件 :
风险因素 :
BMI≥25
年龄40-60岁
小腿三头肌紧张(踝背屈<10°)
影像学异常 :
超声显示筋膜厚度≥4.5mm(正常值2-4mm)
MRI显示筋膜信号异常或部分撕裂
功能受限 :
单足站立时间<30秒
步态分析显示步幅缩短或避痛步态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
mermaid
graph TD
A[足底筋膜炎辅助检查] --> B[临床评估]
A --> C[影像学检查]
A --> D[功能测试]
B --> B1(压痛定位)
B --> B2(Windlass试验)
B --> B3(踝背屈活动度)
C --> C1(超声-首选)
C --> C2(X线-排除骨刺/骨折)
C --> C3(MRI-复杂病例)
D --> D1(单足站立测试)
D --> D2(步态分析)
D --> D3(足底压力分布检测)
判断逻辑 :
超声 :
阳性标准:筋膜厚度≥4.5mm或回声减低
意义:直接观察筋膜结构,敏感性>80%
X线 :
判断:跟骨骨刺存在≠足底筋膜炎(50%无症状者有骨刺)
作用:排除应力性骨折、骨肿瘤
MRI :
适用:疑似筋膜断裂或常规治疗无效者
阳性:T2加权像高信号提示水肿/炎症
功能测试 :
单足站立<30秒提示本体感觉受损
足底压力图显示前足负荷转移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正常参考值
异常意义
处理建议
无特异性血液检测
-
-
不推荐常规血液检查
超声-筋膜厚度
2-4mm
≥4.5mm:提示慢性炎症/纤维化
指导冲击波治疗强度
足底压力峰值
200-300kPa
>400kPa:高机械负荷损伤风险
定制矫形鞋垫依据
踝背屈角度
10-20°
<10°:小腿肌群紧张加剧筋膜牵拉
需强化拉伸治疗
四、诊断流程要点
优先临床诊断 :满足必须条件即可初步诊断
影像学适用场景 :
超声:症状不典型或评估治疗反应
MRI:怀疑筋膜断裂或需手术评估
排除诊断 :
跗管综合征(Tinel征阳性)
跟骨应力骨折(压痛点在跟骨侧方)
系统性关节炎(多关节受累)
参考文献 :
美国物理治疗协会足踝分部临床实践指南 (2023)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足底筋膜炎诊断共识
ICD-11软组织疾病诊断标准 (WHO, 2023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