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小肠恶性肿瘤Other specified Malignant neoplasms of small intestine 更新时间:2025-06-19 05:01:42 关键词 索引词 Malignant neoplasms of small intestine、其他特指的小肠恶性肿瘤、转移性小肠癌[原发性小肠癌扩散至他处]、小肠癌
展开 其他特指的小肠恶性肿瘤 (2B80.Y) 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金标准(确诊依据) :
组织病理学检查 :手术切除或内镜活检标本经HE染色和免疫组化分析,明确恶性肿瘤类型(腺癌/类癌/GIST/淋巴瘤)及原发部位(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原发性肿瘤证据 :影像学(CT/MRI)或术中探查确认肿瘤原发于小肠,排除转移性病变。
特定病理分型 :符合WHO分类的特指亚型(如GIST需CD117+,类癌需CgA+)。
典型临床表现 :至少具备以下2项:
慢性腹痛(≥3个月)
不明原因体重下降(>10%体重/6个月)
消化道出血(黑便/便血)或贫血(Hb<110g/L)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影像学特征 :
CT显示小肠壁增厚(>5mm)伴强化异常
MRI发现T2高信号肿块(类癌/GIST)
肿瘤标志物 :
腺癌:CEA>5ng/ml 或 CA19-9>37U/ml
类癌:CgA>100ng/ml
高危因素 :
遗传综合征(FAP/PJS/Lynch)病史
克罗恩病病程>8年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
mermaid
graph TD
A[疑似病例] --> B{影像学检查}
A --> C{内镜检查}
B --> B1[CT增强扫描]
B --> B2[MRI小肠造影]
B --> B3[PET-CT]
C --> C1[气囊辅助小肠镜]
C --> C2[胶囊内镜]
C1 & C2 --> D[病理活检]
D --> E[免疫组化]
E --> F[最终诊断]
判断逻辑 :
CT增强扫描 :
判断逻辑 :动脉期强化提示富血供肿瘤(类癌/GIST),静脉期持续强化提示腺癌。肠壁分层消失提示浸润性生长。
关联检查 :发现淋巴结肿大(>1cm)需结合PET-CT评估转移。
气囊辅助小肠镜 :
判断逻辑 :溃疡型病变取边缘活检(避免坏死区),隆起型病变取基底部活检。
关联检查 :联合超声内镜评估肿瘤浸润深度(T分期)。
PET-CT :
判断逻辑 :SUVmax>5提示高代谢肿瘤(淋巴瘤/低分化癌),SUVmax<2需警惕良性病变。
胶囊内镜 :
判断逻辑 :适用于CT阴性但高度疑似病例,出血风险低,但无法活检。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血常规 :
血红蛋白<110g/L :提示慢性失血(腺癌常见),需排查消化道出血。
白细胞>10×10⁹/L :警惕并发感染或穿孔(淋巴瘤易发)。
肿瘤标志物 :
CEA>5ng/ml :腺癌特异性较高(阳性率30%),>20ng/ml提示晚期或转移。
CgA>100ng/ml :类癌诊断敏感度达90%,>500ng/ml提示肝转移。
CD117阳性 :GIST确诊依据,阴性需排查平滑肌肉瘤。
肝功能 :
ALP>150U/L :提示骨转移(淋巴瘤)或肝转移(类癌)。
白蛋白<35g/L :营养吸收障碍标志,需肠外营养支持。
凝血功能 :
D-二聚体>0.5mg/L :提示高凝状态(腺癌易发血栓),需预防性抗凝。
四、诊断流程总结
确诊路径 :以组织病理为金标准,结合影像定位及免疫组化分型。
关键鉴别 :腺癌需与转移性癌鉴别(原发灶筛查);GIST需与平滑肌肉瘤鉴别(CD117/KIT检测)。
高危预警 :CEA/CgA持续升高提示复发风险,需缩短随访间隔至3个月。
参考文献 :
《WHO Classification of Digestive System Tumours》(5th ed.)
NCCN指南《Small Bowel Adenocarcinoma》
ESMO指南《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