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医百科
ICD疾病
国内健康
热点新闻
疾病科普
健康生活
四季养生
健康新闻
医药产经
公共卫生
医学成果
环球医讯
干细胞与抗衰老
硒与微生态
外泌体知识
健康研究
AI与医疗健康
心脑血管
认知障碍
创新药物
家医百科
ICD疾病
ICD扩展码
科学探索
医药资讯
未特指的刻板动作
Unspecified Stereotypies
更新时间:2025-06-18 20:16:42
定义
症状
诊断
同类
编码
8A07.0Z
路径
08
神经系统疾病
8A00 - 8A0Z
运动障碍
8A07
某些特指的运动障碍
8A07.0
刻板动作
8A07.0Z
未特指的刻板动作
关键词
索引词
Stereotypies、未特指的刻板动作、刻板动作、刻板症
展开
缩写
WZKDBD、WZKDB
展开
别名
刻板行为、重复性动作、非自愿性重复动作、非自愿性重复行为、机械性动作、习惯性动作、无明确病因的刻板动作、不明原因的刻板动作、未指定的刻板动作、Unspecified-Stereotypy
展开
未特指的刻板动作(8A07.0Z)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核心行为特征
:
观察到持续≥3个月的重复性、无功能性目的的动作(如节律性摇摆、拍手、物品排列),每日出现频率≥5次。
动作形式固定,在不同情境中保持高度一致性(如动作幅度、持续时间、触发因素)。
排除性诊断
:
经全面评估排除自闭症谱系障碍、Rett综合征、强迫症、抽动障碍及其他已知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
支持条件(临床依据)
:
行为触发因素
:
刻板动作与焦虑、感觉输入异常(如噪音、触觉刺激)或环境单调性存在时间关联性(≥50%的发作可追溯至特定诱因)。
功能影响
:
行为导致社交、学习或职业功能受损(需通过标准化量表评估,如SRS-2评分≥60分)。
阈值标准
:
必须满足所有“必须条件”。
若存在≥2项“支持条件”,可增强诊断可信度。
二、辅助检查
行为评估工具
:
刻板行为量表(Stereotypy Severity Scale, SSS)
:
判断逻辑
:评分≥15分(总分0-30分)提示临床显著刻板行为,需结合观察记录验证。
视频行为分析
:
异常意义
:记录动作频率、持续时间和情境关联性,排除伪装的或目的性行为。
神经影像学检查
:
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
:
检查项目树
:
基础序列(T1/T2) → 静息态功能连接分析 → 任务态运动调控网络评估
判断逻辑
:基底节-丘脑-皮质环路功能连接异常(Z值<-2.5)支持神经环路功能障碍,但需排除其他运动障碍疾病。
神经心理学评估
:
执行功能测试(如Stroop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
:
异常意义
:抑制控制能力低于年龄匹配常模1.5个标准差时,提示运动抑制缺陷可能。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遗传检测
: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
:
异常意义
:发现15q11-13重复等非特异性变异时,需结合临床表现判断相关性,但不能作为确诊依据。
神经递质代谢产物检测
:
脑脊液高香草酸(HVA)水平
:
异常意义
:HVA浓度低于正常参考值(儿童:35-65 ng/mL;成人:25-50 ng/mL)提示多巴胺能系统异常,需排除其他代谢性疾病。
共病筛查
:
甲状腺功能检测(TSH、FT4)
:
异常意义
:TSH>4.5 mIU/L时需排除甲状腺功能减退继发的运动迟缓。
四、总结
确诊核心
需严格满足行为特征标准并排除其他疾病,避免过度诊断。
辅助检查
以行为量化评估为主,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测主要用于鉴别诊断。
实验室异常
多为非特异性结果,需谨慎解读其与刻板动作的因果关系。
参考文献
:
ICD-11官方分类手册(2023版)
《运动障碍疾病诊断指南》(国际运动障碍学会, 2024)
《神经发育障碍的生物学标记研究进展》(J Neurol Sci, 2023)
同类疾病
顶部
条目
原发性刻板症
8A07.00
条目
继发性刻板症
8A07.01
条目
孤独症谱系障碍
6A02
条目
Rett综合征
LD90.4
条目
其他特指的刻板动作
8A07.0Y
条目
未特指的刻板动作
8A07.0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