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Unspecified 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 更新时间:2025-06-19 04:31:27 关键词 索引词 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未特指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间歇性脑缺血、短暂性脑缺血、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未特指,缓解过程未特指 [possible translation]、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未特指,缓解过程未特指
展开 缩写 TIA、Transient-Ischemic-Attack
展开 别名 小中风、临时性脑缺血、短时脑缺血、瞬时脑缺血
展开 未特指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影像学排除急性梗死 :
MRI-DWI序列无急性缺血性病灶(敏感性>85%)
症状完全缓解且无残留神经功能缺损
排除其他病因 :
通过全面评估排除癫痫发作、偏头痛、低血糖等类似疾病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典型神经功能缺损 :
突发局灶性症状(单侧肢体无力/麻木、构音障碍、单眼黑矇等)
症状持续时间≤1小时(现代定义)
症状完全缓解不留后遗症
血管风险评估达标 :
ABCD²评分≥4分(年龄≥60岁:1分;血压≥140/90:1分;临床特征:单侧无力2分/言语障碍1分;症状持续时间≥60分钟:2分;糖尿病:1分)
支持条件(加强诊断证据) :
血管病变证据 :
颈动脉超声显示狭窄≥50%(阳性预测值70%)
CTA/MRA证实颅内动脉狭窄
发作特征 :
"刻板性"反复发作(≥3次/周)
椎基底动脉系统症状(眩晕+复视/共济失调)
高危因素组合 :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神经影像学]
A --> C[血管评估]
A --> D[心脏评估]
A --> E[实验室筛查]
B --> B1[MRI-DWI:排除急性梗死]
B --> B2[CT灌注:评估脑血流储备]
C --> C1[颈动脉超声:检测斑块/狭窄]
C --> C2[TCD:监测微栓子信号]
C --> C3[CTA/MRA:全脑血管成像]
D --> D1[心电图:筛查房颤]
D --> D2[心脏超声:检测附壁血栓]
E --> E1[凝血功能:评估高凝状态]
E --> E2[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控制]
E --> E3[血脂谱:ASCVD风险评估]
判断逻辑 :
MRI-DWI :
阴性结果支持TIA诊断(敏感性85-90%)
阳性结果需重新评估为急性脑梗死
颈动脉超声 :
狭窄>70%提示血流动力学TIA
易损斑块(低回声+薄纤维帽)提示栓塞风险
TCD微栓子监测 :
24小时动态心电图 :
检查组合策略 :
前循环症状优先颈动脉影像
后循环症状重点评估椎动脉
ABCD²≥4分需72小时内完成全套评估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凝血功能 :
D-二聚体升高 (>0.5 mg/L):
提示高凝状态或隐匿性血栓形成
处理:加强抗栓治疗,排查静脉血栓
INR异常 (治疗中患者):
代谢指标 :
空腹血糖≥7.0 mmol/L :
LDL-C≥2.6 mmol/L :
炎症标志物 :
hs-CRP≥3 mg/L :
提示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活动
处理:优化他汀剂量,评估斑块稳定性
同型半胱氨酸 (>15 μmol/L):
血常规关键点 :
血小板>450×10⁹/L :排查骨髓增殖性疾病
血红蛋白<100 g/L :纠正贫血改善脑灌注
四、诊断流程要点
急诊阶段 (症状出现24小时内):
完成ABCD²评分+头部MRI-DWI
启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病因筛查阶段 (72小时内):
血管影像(超声/CTA)+心脏评估
完善实验室危险分层
干预窗口 :
颈动脉狭窄>70%:CEA/CAS评估
房颤患者:抗凝达标(CHA₂DS₂-VASc≥2分)
参考文献 :
《中国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23》
AHA/ASA《TIA早期评估与处理科学声明》(Stroke 2024)
ESC《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Eur Heart J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