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医百科
ICD疾病
国内健康
热点新闻
疾病科普
健康生活
四季养生
健康新闻
医药产经
公共卫生
医学成果
环球医讯
干细胞与抗衰老
硒与微生态
外泌体知识
健康研究
AI与医疗健康
心脑血管
认知障碍
创新药物
家医百科
ICD疾病
ICD扩展码
科学探索
医药资讯
原发性刺激性尿布皮炎
Primary irritant napkin dermatitis
更新时间:2025-05-27 23:47:34
定义
症状
诊断
同类
编码
EH40.10
路径
14
皮肤疾病
EH10 - EH40.Z
与妊娠、新生儿期和婴儿期有关的皮肤疾病
EH40
婴儿期皮肤病
EH40.1
婴儿尿布皮肤病
EH40.10
原发性刺激性尿布皮炎
关键词
索引词
Primary irritant napkin dermatitis、原发性刺激性尿布皮炎、尿布皮炎、刺激性尿布皮炎、尿布疹、丘疹糜烂性尿布皮炎、雅克氏皮炎、雅克氏红斑、婴儿臀部肉芽肿
展开
同义词
Diaper dermatitis、Nappy rash、Diaper rash、Napkin dermatitis、Irritant napkin dermatitis、Primary irritant diaper dermatitis
展开
缩写
PD、PDD
展开
原发性刺激性尿布皮炎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金标准
:
临床表现和病史
:结合典型的临床症状(如红斑、疼痛、瘙痒)和病史(如长时间使用尿布、护理不当等),并排除其他类似皮肤病。
必须条件
:
典型皮肤损害特征
:边界清晰的红斑,可能伴有丘疹、水疱或糜烂面。
病变部位
:主要发生在尿布覆盖区域,如臀部的隆起部分、大腿内侧、阴囊、阴阜或大阴唇等处。
无全身症状
:一般情况下无发热、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支持条件
:
护理不当
:频繁排泄后未及时更换干净尿布,使用含有刺激性化学成分的湿巾清洁。
环境因素
:长时间处于湿润和封闭环境中。
个体易感性
:有家族过敏史或其他皮肤病史,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
继发感染
:并发细菌或真菌感染时,病变范围扩大,颜色加深,并伴有脓性分泌物或卫星状小丘疹。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两项即可确诊。
若有“支持条件”中的多项存在,可进一步支持诊断。
二、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
:
皮肤镜检查
:
异常意义
:可见红斑、丘疹、水疱及糜烂面,有助于鉴别感染和其他类型的皮肤病。
判断逻辑
:通过皮肤镜观察病变区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皮损的具体情况,帮助排除其他皮肤病。
临床鉴别检查
:
细菌培养
:
异常意义
:如果怀疑细菌感染,可以通过细菌培养来确认病原体。
判断逻辑
:阳性结果提示继发细菌感染,需要进行相应的抗感染治疗。
真菌培养
:
异常意义
:若怀疑念珠菌感染,可通过真菌培养进行诊断。
判断逻辑
:阳性结果提示继发真菌感染,需要进行抗真菌治疗。
pH值测定
:
异常意义
:尿液和粪便使局部皮肤pH值升高,削弱角质层保护作用。
判断逻辑
:pH值升高提示局部环境改变,有助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流行病学调查
:
护理方式评估
:
判断逻辑
:明确护理方式,包括更换频率、清洁用品类型等,以评估是否存在护理不当的情况。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病原学检查
:
细菌培养阳性
:直接确诊继发细菌感染。
真菌培养阳性
:直接确诊继发真菌感染。
炎症标志物
:
C反应蛋白(CRP)轻度升高
(<10 mg/L):提示轻度炎症反应。
血沉(ESR)轻度升高
:非特异性炎症活动标志,需结合其他指标。
皮肤pH值测定
:
pH值升高
(>5.5):提示局部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增加感染风险。
便常规
:
白细胞阳性
:提示继发细菌感染。
真菌阳性
:提示继发真菌感染。
四、总结
确诊核心
依赖于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病史,结合护理方式和环境因素。
辅助检查
以皮肤镜检查和病原学检测为主,帮助排除其他皮肤病和确定是否存在继发感染。
实验室异常意义
需综合解读,重点关联病原体特异性结果(如细菌和真菌培养)和局部皮肤pH值变化。
权威依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同类疾病
顶部
条目
原发性刺激性尿布皮炎
EH40.10
条目
肠病性肢端皮炎
5C64.20
条目
锌缺乏综合征
5C64.21
条目
银屑病样尿布疹
EH40.02
条目
其他特指的婴儿尿布皮肤病
EH40.1Y
条目
未特指的婴儿尿布皮肤病
EH40.1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