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缄默症Mutism

更新时间:2025-06-18 10:56:44
编码MB23.D

关键词

索引词Mutism、缄默症、缄默、哑
同义词muteness
缩写JMZ
别名沉默症、闭口不言、失语症

(MB23.D)缄默症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核心症状

  1. 持续性或情境特异性沉默
    • 患者在不伴有语言中枢或发音器官器质性损伤的情况下,表现出沉默不语,拒绝主动或被动言语交流(高,70%-90%)。
    • 选择性缄默症(6B06):儿童在特定场合(如学校)完全无法说话,但在家中可正常交流(常见,发病率0.03%-1%)。

伴随症状

  1. 情绪障碍
    • 焦虑、恐惧或抑郁情绪(常见,60%-80%),尤其在社交场合中伴随出汗、颤抖等躯体化反应。
    • 易激惹或淡漠(儿童患者中常见,30%-50%)。
  2. 社交回避
    • 主动回避眼神接触、退缩至角落或拒绝参与集体活动(常见,50%-70%)。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1. 行为异常
    • 非语言交流替代行为(如点头、手势或书写)(常见,60%-80%)。
    • 肌张力减低或共济失调(小脑性缄默综合征中高发,25%-40%)。
  2. 运动功能障碍
    • 不自主运动(如震颤、肌阵挛)(较少见,10%-20%)。

非典型体征

  1. 神经功能障碍
    • 吞咽困难、眼球震颤或复视(小脑性缄默综合征术后并发症,15%-25%)。
    • 一过性中枢性盲或大小便失禁(罕见,5%-10%)。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1. 神经影像学
    • 小脑性缄默综合征:MRI显示小脑上/中脚水肿或小脑蚓部损伤(术后患者中高发,30%-50%)。
    • 功能性脑网络异常:静息态fMRI显示小脑-大脑环路连接减弱(如右侧小脑与前额叶皮质)(研究支持但无普适数据)。
  2. 心理评估
    • 社交焦虑量表评分显著升高(选择性缄默症患者中常见,70%-90%)。

发生率与流行病学

参考文献

  1. DSM-5(美国精神医学学会,2013)关于选择性缄默症的诊断标准。
  2. ICD-11(世界卫生组织,2023)对缄默症的分类及临床特征描述。
  3. 北京儿童医院研究数据(2021):小脑性缄默综合征的术后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4. Kopp等(2016):选择性缄默症流行病学及共病焦虑障碍的统计结果。

:临床表现因病因(心理源性/器质性)及年龄差异显著。儿童患者需优先排除神经发育障碍(如孤独症谱系障碍),成人患者需鉴别精神分裂症或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伴随症状。

条目其他特指的涉及认知的症状和体征MB21.Y
条目攻击性行为MB23.0
条目反社会行为MB23.1
条目回避行为MB23.2
条目思维迟钝MB23.3
条目强迫MB23.4
条目秽语症MB23.5
条目瓦解行为MB23.6
条目不修边幅MB23.7
条目挑衅性行为MB23.8
条目模仿言语MB23.9
条目儿童、青少年或成人的过度哭闹MB23.A
条目社交活动增多MB23.C
条目缄默症MB23.D
条目非自杀性自伤MB23.E
条目外表古怪或奇特MB23.F
条目古怪或奇特行为MB23.G
条目惊恐发作MB23.H
条目个人卫生不良MB23.J
条目言语贫乏MB23.K
条目言语迫促MB23.L
条目精神运动性激越MB23.M
条目精神运动性迟滞MB23.N
条目社交退缩MB23.Q
条目自杀企图MB23.R
条目自杀行为MB23.S
条目言语不流畅MA81
条目涉及外表或行为的其他特指的症状或体征MB23.Y
条目涉及外表或行为的症状或体征,未特指的MB23.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