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迫性尿失禁Urge Incontinence
更新时间:2024-10-12 14:01:01
关键词
索引词Urge Incontinence、急迫性尿失禁
别名尿急失禁、突发性尿漏、膀胱过度活动性尿失禁、逼尿肌不稳定引起的尿失禁
急迫性尿失禁 (MF50.21) 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
突发强烈排尿欲望:
- 患者会突然感到一种难以抗拒的强烈尿意,这种感觉往往来得非常迅猛,让人措手不及,并且很难通过意志力加以控制
[[2]]。
- 发生几率高(70%-90%)。
-
尿液不自主溢出:
- 在强烈的排尿欲望袭来时,患者可能无法及时到达厕所,导致尿液不自主地流出
[[2]]。
- 发生几率高(70%-90%)。
-
尿频:
- 白天排尿次数显著增多,通常超过8次
[[6]]。
- 发生几率较高(60%-80%)。
-
夜尿增多:
- 夜间睡眠中需要起床排尿一次以上
[[2]]。
- 发生几率较高(50%-70%)。
其他可能症状
-
全身伴随症状:
- 若合并泌尿系统感染,可能伴有发热、腰痛等全身症状
[[2]]。
- 发生几率较低(10%-20%)。
-
焦虑和抑郁:
- 由于尿失禁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
[[2]]。
- 发生几率较低(10%-20%)。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
尿动力学检查异常:
- 尿流率测定、膀胱容量测定、逼尿肌压力-流量关系等检查可显示逼尿肌过度活动(如无抑制性收缩)
[[2]]。
- 发生几率高(70%-90%)。
-
残余尿量正常或减少:
- 超声或导尿检查显示膀胱残余尿量通常正常或减少(<50ml),与逼尿肌过度活动相关
[[6]]。
- 发生几率较高(60%-80%)。
非典型体征
-
尿道压力测定异常:
- 尿道压力测定可能显示尿道括约肌功能正常,但在合并盆底功能障碍时可能出现异常
[[2]]。
- 发生几率较低(10%-20%)。
-
尿道炎症:
- 长期尿失禁可能导致尿道炎症,表现为尿道红肿、分泌物增多等
[[2]]。
- 发生几率较低(10%-20%)。
-
神经系统检查异常:
- 仅见于神经源性急迫性尿失禁(如多发性硬化症、脊髓损伤),可能发现相应神经病变体征
[[2]]。
- 发生几率较低(10%-20%)。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
尿液检查:
- 尿常规:若无合并感染,通常无白细胞或红细胞增多(感染时检出率:约30%-50%)
[[2]]。
- 尿培养:有助于排除泌尿系统感染(阳性率:约10%-30%,与是否合并感染相关)
[[2]]。
-
影像学检查:
- 超声检查:可评估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及排除膀胱出口梗阻(异常率:约50%-70%)
[[2]]。
- MRI或CT:仅用于怀疑神经源性病因时(如脊髓病变),异常率约10%-20%
[[2]]。
-
特殊检查:
- 尿动力学检查:是诊断急迫性尿失禁的核心手段,可明确逼尿肌过度活动(异常率:约80%-90%)
[[2]]。
注:临床表现因个体差异、病因不同而异。急迫性尿失禁的诊断需综合病史、症状、体格检查、尿液检查以及尿动力学检查等来明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