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罢工”背后的原因
现代人的肠胃特别容易“闹脾气”,其实主要和两个问题有关:一是肠道里的好细菌变少、坏细菌变多(菌群失衡),二是肠胃黏膜的保护层受伤了。比如吃辣会让肠道动得更快,受凉会让肠胃血管收缩抽筋,长期压力大还会让肠道里的免疫细胞减少,削弱肠胃的防御能力。
三种常见诱因
- 饮食太“猛”:吃太多高脂、高盐的食物(比如炸鸡、腌菜),会打乱胃酸的分泌节奏,还会让肠道里的好细菌变少。很多人发病前都有乱吃东西、饮食不规律的情况。
- 温差太大:当室内外温差超过7℃时,肚子上的肌肉容易抽筋。女性因为肚子上的脂肪少,调节温度的能力更弱,更怕受凉。
- 压力太大:压力大的时候,大脑和肠胃之间的“信号通道”会出问题,导致肠道分泌的黏液减少——这种黏液本来是保护肠胃黏膜的,少了之后,病菌就更容易钻空子。
科学应对办法
万一出现急性腹泻,试试这些简单有效的方法:
- 及时补液体:拉肚子会脱水,每拉一次就喝100-200毫升含电解质的水(比如口服补液盐)。糖尿病患者要选专门的补液产品,别自己加糖水。
- 慢慢恢复饮食:刚发病时先别吃东西,等症状缓解了再循序渐进:先喝稀米汤,再吃半稀的粥,最后过渡到软面条、香蕉泥这些好消化的食物。
- 热敷缓解不适:拉肚子好点后,用温毛巾或暖水袋敷肚子(温度别超过40℃,每次15分钟以内),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肚子痛。
- 补充益生菌:症状好得差不多了,可以吃点含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复合益生菌。如果同时在吃抗生素,要隔2小时再吃益生菌,不然抗生素会杀死益生菌。
什么时候要赶紧去医院
虽然大多数急性肠胃炎能自己好,但出现这些情况一定要马上就医:
- 每小时拉1次以上,连续4小时都没停;
- 脱水症状明显:尿少、口干得厉害、皮肤捏起来不回弹;
- 发烧超过38.5℃,一直不退;
- 呕吐物有血或像咖啡渣一样;
- 宝宝出现囟门凹陷、哭无泪、很久没尿(尿布干)。
日常怎么预防
做好这几点,能减少肠胃“罢工”的概率:家里备点口服补液盐、体温计;吃饭前洗手,不吃变质食物;注意肚子保暖(比如夏天别直接吹空调、冬天穿护脐裤);长期来看,规律睡觉、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辛辣),对肠胃健康最有帮助。
其实肠胃的“脾气”很好摸——你好好照顾它,它就不会闹脾气。平时多注意细节,就能远离大部分肠胃问题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