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共同动脉干Unspecified Common arterial trunk 更新时间:2025-06-18 22:22:52 关键词 索引词 Common arterial trunk、未特指的共同动脉干、共同动脉干、永存动脉干、动脉干、动脉干永存、永存动脉干或共同动脉干 [possible translation]、共同动脉干 [possible translation]、共同主-肺动脉干 [possible translation]、永存动脉干或共同动脉干、共同主-肺动脉干
展开 未特指的共同动脉干(LA85.4Z)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金标准(确诊依据) :
超声心动图直接征象 :显示单一动脉干骑跨于大型室间隔缺损之上,同时供应冠状动脉、肺动脉及体循环分支(确诊率>95%)。
心血管造影确诊 :造影剂显示共同动脉干解剖结构及分流特征(确诊率>95%)。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解剖学特征 :单一动脉干起源于心室底部,未分离为主动脉和肺动脉主干。
血流动力学证据 :
氧饱和度检测显示体循环(SaO₂<90%)与肺循环(SaO₂>95%)血氧混合。
Qp/Qs比值>1.5(肺血流/体循环血流比)。
支持条件(临床综合依据) :
典型症状组合 :
差异性紫绀(四肢氧饱和度<85%)合并呼吸急促(呼吸频率>60次/分)
喂养困难伴体重低于同月龄3个百分位数
影像学支持 :
胸部X线显示"蛋形心"伴肺血管纹理增粗(肺血流量增加)
心电图示双心室肥厚(RV5+SV1>35mm)
遗传学证据 :
22q11.2染色体缺失(DiGeorge综合征相关)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筛查] --> B[无创检查]
A --> C[有创检查]
B --> B1[胸部X线]
B --> B2[心电图]
B --> B3[经胸超声心动图]
C --> C1[心导管检查]
C --> C2[心血管造影]
B3 --> D[确诊检查]
D --> D1[三维超声重建]
D --> D2[心脏MRI]
判断逻辑
超声心动图(核心) :
阳性标准 :
单一动脉干骑跨率>50%
肺动脉直接从动脉干侧壁发出(Collett-Edwards I-III型)
阴性排除 :若显示分离的主动脉/肺动脉主干,可排除诊断
心血管造影 :
判断逻辑 :
造影剂在动脉干内混合后同时显影肺/体循环
肺血管床早期显影(肺血流增多征)
手术规划价值 :精确测量肺动脉起始部直径及冠状动脉起源
心脏MRI :
功能评估 :
心室容积定量(右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150ml/m²提示容量超负荷)
肺/体循环血流比(Qp/Qs)计算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血氧饱和度监测 :
异常意义 :
上肢SaO₂<85%+下肢SaO₂>92%→差异性紫绀(特异性>90%)
全身SaO₂持续<75%→需急诊手术干预
动脉血气分析 :
异常阈值 :
pH<7.25伴BE<-8→代谢性酸中毒(心衰代偿失调)
PaCO₂>55mmHg→呼吸衰竭先兆
血常规 :
代偿性改变 :
Hb>18g/dL+Hct>55%→慢性缺氧刺激红细胞增生
血小板<80×10⁹/L→警惕消耗性凝血病
BNP/NT-proBNP :
心衰标志 :
300pg/mL(婴儿)或>500pg/mL(儿童)→提示心室容量压力超负荷
遗传检测 :
22q11.2缺失 :
阳性者需评估胸腺功能及钙代谢(DiGeorge综合征管理)
四、诊断流程要点
确诊路径 :超声心动图发现动脉干骑跨+室缺→心血管造影确认解剖分型
紧急干预指征 :
血氧饱和度<75%伴酸中毒(pH<7.25)
心力衰竭(BNP>500pg/mL+肝肿大)
鉴别重点 :排除永存动脉干(肺动脉缺如)及主-肺动脉窗
参考文献 :
《Braunwald's Heart Disease》(第12版) 先天性心脏病章节
AHA《新生儿危重先心病管理指南》(2023)
ESC《成人先心病管理共识》(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