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小肠憩室炎伴其他特指的并发症Other specified Diverticulitis of small intestine with complication

更新时间:2025-06-19 00:13:20
编码DC70.0Y

关键词

索引词Diverticulitis of small intestine with complication、小肠憩室炎伴其他特指的并发症、小肠憩室炎伴出血、小肠憩室炎伴狭窄、小肠憩室炎伴多种并发症、小肠憩室炎伴瘘管
缩写DC70-0Y

小肠憩室炎伴其他特指的并发症(DC70.0Y)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影像学直接证据:增强CT显示小肠憩室壁增厚(>3mm)伴周围脂肪浸润,并明确存在特定并发症(出血/狭窄/瘘管),需排除脓肿或穿孔。
    • 内镜直视证据:小肠镜或术中探查直接观察到憩室炎症及并发症(如活动性出血点、肠腔狭窄或瘘管开口)。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典型临床表现
      • 急性腹痛(脐周或右下腹为主)伴发热(≥38℃)
      • 至少一种并发症相关表现:
      • 出血:黑便或便隐血阳性
      • 狭窄:腹胀+肠鸣音亢进/减弱
      • 瘘管:异常排泄物(如粪尿、皮肤瘘口分泌物)
    • 影像学支持:CT/MRI显示憩室存在且合并≥1项特定并发症征象(非脓肿/穿孔)。
  3. 支持条件(强化诊断依据)

    • 实验室炎症标志
      • CRP > 50 mg/L 且白细胞计数 > 12×10⁹/L
    • 危险因素
      • 长期NSAIDs用药史(>3个月)
      • 解剖异常(如Meckel憩室)
    • 病理学证据:活检显示憩室黏膜急慢性炎症伴并发症相关改变(如血管破裂、纤维化)。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评估] --> B(实验室检查) A --> C(影像学检查) C --> D[腹部增强CT] C --> E[小肠造影] A --> F(内镜检查) F --> G[胶囊内镜] F --> H[双气囊小肠镜] D --> I[并发症确认] I --> J[出血:对比剂外溢] I --> K[狭窄:肠腔直径<1.5cm] I --> L[瘘管:异常通道]

  2. 判断逻辑

    • 腹部增强CT
      • 首选项!憩室壁增厚+周围脂肪条索=活动性炎症;
      • 出血:对比剂外溢(敏感性>90%);
      • 狭窄:近端肠管扩张+“鸟嘴征”;
      • 瘘管:肠管与膀胱/皮肤间含气/液通道。
    • 小肠镜
      • 直接观察憩室开口及并发症(出血点/狭窄环/瘘口),但操作难度高(阳性率60-80%)。
    • 胶囊内镜
      • 适用于轻症,但狭窄患者禁用(滞留风险>15%)。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血常规

    • 白细胞 >12×10⁹/L:提示细菌感染需抗生素治疗(如环丙沙星+甲硝唑)
    • 血红蛋白下降:急性出血时24h内下降≥2g/dL需介入止血
  2. 炎症标志物

    • CRP >50 mg/L:预示重度炎症,需静脉抗炎治疗
    • ESR >40 mm/h:持续升高提示潜在瘘管或慢性狭窄
  3. 粪便检查

    • 隐血阳性:少量出血支持诊断,大量鲜血需血管造影
    • 钙卫蛋白 >200 μg/g:区分炎症性肠病
  4. 血清学

    • 白蛋白 <30 g/L:营养损耗标志,需肠外营养支持

四、诊断流程总结

  1. 确诊路径:CT证实憩室炎+并发症(出血/狭窄/瘘管)为核心,内镜/手术为补充。
  2. 关键鉴别
    • 出血型 vs 血管畸形:CT动脉期外溢征象为鉴别点
    • 狭窄型 vs 克罗恩病:病理无肉芽肿支持憩室炎
  3. 紧急干预指征
    • 血红蛋白骤降或肠鸣音消失 → 立即手术探查

参考文献

条目小肠憩室炎伴穿孔或脓肿DC70.00
条目小肠憩室炎伴其他特指的并发症DC70.0Y
条目小肠憩室炎伴未特指的并发症DC70.0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