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茜素Dianthone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6:35

一、药物基本属性

药品分类
化学药品(蒽醌类衍生物)

来源与性状
茜素(Alizarin)化学名1,2-二羟基蒽醌,分子式C₁₄H₈O₄,分子量240.21。天然来源为茜草科植物茜草(Rubia cordifolia)的干燥根及根茎,呈桔红色晶体或赭黄色粉末,熔点289.5°C,易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醚、苯),微溶于水。人工合成主要通过蒽醌-β-磺酸与强氧化剂共熔制备。

管理级别
非管制处方药(Rx-G)。
原因:作为蒽醌类泻药,其刺激性作用可能导致依赖性和结肠功能损伤,需医师指导使用,但未列入麻醉、精神或毒性药品管制范畴。

临床价值
分类:历史药物(H2,自然淘汰药)。
原因:现代临床更倾向选择安全性更高的渗透性泻药(如聚乙二醇),因长期使用茜素可能引发结肠黑变病、电解质紊乱等副作用,逐渐被替代。


二、核心功效与临床应用

  1. 泻下作用
    通过刺激肠黏膜神经丛增强肠蠕动,用于短期缓解便秘。
  2. 抗菌与抗炎
    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抑制皮肤结缔组织通透性,类似芦丁的抗炎机制。
  3. 药理研究应用
    • 作为酸碱指示剂(pH变色范围4.6-6.0);
    • 电化学分析中用于检测Cr(Ⅵ)离子和硫化物;
    • 生物染色及免疫学研究的吸附剂。
  4. 传统用途
    凉血止血、祛瘀通经,用于中医治疗血热出血、跌打损伤及妇科闭经。

三、使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副作用

禁忌与风险


参考文献

  1. 茜草根的药理研究表明其蒽醌成分具有泻下和抗菌活性(《中药材大全》);
  2. 茜素在电化学和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机制(《Alizarin波谱学性质研究》);
  3. 临床报道显示茜草炭可治疗慢性泄泻(《茜草》文献);
  4. 茜素的化学合成及毒性评估(《1,2-二羟基蒽醌科研概述》)。

重要声明:具体用药需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条目苦西瓜瓤XM0JN3
条目大黄干浸膏XM14Q1
条目藤黄XM1L58
条目软化剂或润滑药XM1NY1
条目亨克尔药片XM1RP5
条目蒽衍生物泻药XM2632
条目渗透性泻药XM2806
条目磷酸二氢钠XM38A9
条目旋花科植物XM38T6
条目接触性泻药XM3W96
条目复方大黄酊XM40D1
条目巴豆(油)XM4217
条目大便成形剂XM42M0
条目茜素XM4C29
条目三醋酚丁XM4CS7
条目硫酸钾XM5042
条目刺激泻药XM53Q7
条目接触性轻泻药XM5CM0
条目黄酚酞XM69R3
条目黄酚酞巧克力咀嚼片剂(酚酞)XM6CR4
条目欧鼠李皮提取物XM6L10
条目植物性泻药XM6LH5
条目芦荟素XM6UQ2
条目药喇叭XM6XG3
条目双醋苯啶XM77A6
条目弗朗鼠李树皮XM7XD6
条目喷瓜(泻药)XM7XV5
条目二羟蒽醌XM8PF5
条目磺酚丁XM8WQ0
条目番泻叶甙A + BXM91P4
条目矿物油乳剂XM9DZ3
条目西洋苦瓜汁XM9KZ8
条目磷酸氢二钠XM9ML9
条目泻根属XM9N98
条目芦荟XM9P20
条目丙卡特罗或肺癌药XM9YN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