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黏液脓性结膜炎Unspecified Mucopurulent conjunctivitis 更新时间:2025-06-18 20:27:30 关键词 索引词 Mucopurulent conjunctivitis、未特指的黏液脓性结膜炎、黏液脓性结膜炎、脓性眼炎, 睑脓溢、眼红、眼粘、化脓性结膜炎
展开 缩写 MPC、Mucopurulent-Conjunctivitis
展开 别名 Purulent-Ophthalmia、Sticky-Eye、Pink-Eye
展开 未特指的黏液脓性结膜炎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金标准 :
病原学检测阴性排除其他特指类型 :通过细菌培养、PCR检测排除淋球菌、沙眼衣原体、腺病毒等明确病原体后,方可归类为未特指类型。
必须条件 :
典型临床表现 :
结膜充血(穹窿部显著)+ 黄白色黏液脓性分泌物(晨起粘连眼睑)。
病程≤4周(急性期特征)。
实验室支持 :
分泌物涂片见大量中性粒细胞(≥10个/高倍视野)。
支持条件 :
流行病学因素 :
炎症标志物 :
血清C反应蛋白(CRP)>10 mg/L(非特异性支持指标)。
二、辅助检查
plaintext
辅助检查层次结构图:
├── 病原学检测
│ ├── 细菌培养(排除淋球菌/葡萄球菌等)
│ ├── PCR检测(排除衣原体/腺病毒)
│ └── 革兰染色(初步判断细菌类型)
├── 细胞学检查
│ ├── 分泌物涂片(中性粒细胞计数)
│ └── 结膜刮片细胞学分析
└── 影像学评估
├── 裂隙灯检查(结膜充血/伪膜评估)
└── 眼前节OCT(严重病例评估角膜受累)
判断逻辑 :
细菌培养阴性 :若培养未检出特定病原体,结合中性粒细胞增多(涂片阳性),支持未特指诊断。
PCR排除关键病原体 :衣原体/淋球菌PCR阴性可排除性传播性结膜炎。
裂隙灯发现伪膜 :需与白喉杆菌感染鉴别,若伪膜广泛但病原学阴性,仍归类为未特指类型。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正常参考值
异常意义
分泌物涂片
中性粒细胞≤5个/高倍视野
≥10个/HPF提示细菌感染,但无法区分具体病原体
血清CRP
<5 mg/L
>10 mg/L提示全身性炎症反应,需排查合并感染
结膜刮片细胞学
以杯状细胞和上皮细胞为主
中性粒细胞浸润>50%提示急性化脓性炎症
泪液乳铁蛋白
1.04-2.23 mg/mL
<0.8 mg/mL提示干眼相关继发感染可能
眼表温度成像
角膜缘温度≤34.5℃
局部温度升高≥1.5℃提示活动性炎症(需排除其他热源性病变)
四、诊断流程图
mermaid
graph TD
A[黏液脓性分泌物+结膜充血] --> B{病原学检测}
B -->|衣原体/淋球菌阳性| C[诊断为特异性结膜炎]
B -->|所有检测阴性| D[确认中性粒细胞≥10个/HPF]
D --> E[排除干眼症/过敏性结膜炎]
E --> F[确诊为未特指的黏液脓性结膜炎]
参考文献 :
《眼科临床指南》(AAO, 2023版)结膜炎诊疗规范
WHO《感染性眼病防控指南》(2022年修订版)
《中华眼科杂志》细菌性结膜炎诊断专家共识(2021)